隨著三皇子寫給舅父賈桐傲的信傳到皇上的金鑾殿上, 三皇子在宮中的奠基已徹底被催毀。
之前倒向三皇子這一邊的大小官員們, 也早在侯爺聯合廢太子餘部的攻勢下,釜底抽薪刷去了一半, 還有一半見勢不妙,紛紛表示中立以脫離幹係。而江湖勢力上的優勢亦是蕩然無存。此時此刻,三皇子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連同皇後也失寵被打入冷宮。
兩年之後,皇上駕崩。留遺詔於天下, 擇銘王為皇位繼承人。
走過了祭淩,顧淩,守淩這些程序之後,宰相與九卿便開始催促銘王登基。禮部立時敲定黃道吉日,各部也開始了準備事宜。
一轉眼,就到了皓天銘登基大典的吉日。天將將破曉,皓天銘就在侍從們的幫助下穿上明黃繡龍紋的袞服,腳蹬上華貴的舄, 頭上扣著的一頂沉重的頭冠令他頗有些受壓抑。不過,一張傾城傾國的臉卻傲然閃亮,不知不覺已蓋過了頭頂的光華。
金鑾殿早已被布置得煥然一新,從今往後,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後半生大概要經常在此出沒,處理天下大事。
洪亮的鍾鼓聲驟然響起,將喧囂壓下, 隨即,皓天銘聽到殿外傳來一連串的腳步聲,公公司徒引在門口頓住,朗聲道:“殿下,吉時到了!”
“嗯!”皓天銘點點頭。聽得太廟方向傳來的鍾鼓聲鳴過三響,這就意味著禮部的官員已結束了祭祀,隆重的登基儀式馬上就要開始了。
在天子儀仗的簇擁下,皓天銘走出大殿,放眼城樓前,身穿朝服的文武百官已恭候在此,迎接新皇的到來。高楚玉、單辰逸等人皆在其中。
城樓轉瞬即到,皓天銘走下步輦,緩緩登上城樓。以穩健的步伐走過列隊,臉上帶著清冷與寧靜,不太理會官員們熱切目光,僅僅在高楚玉與單辰逸跟前露出短暫的問候式的淺笑。
然而,就是這短暫的一笑,令今日的皇宮立時光輝萬丈。萬眾矚目中,百官的心也似乎一下子變得亮堂堂;往時的猶豫與不快,也被這笑容衝淡。雖然他們並不清楚,這笑容究竟是為誰。
仰仗美顏即可傾天下,卻硬生生以實力征服四方的皇上,百官不得不承認自己是心服口服的。
在禮部官員們的陪同下,皓天銘一步步走上台階頂端的祭壇,開始了禱告祭天儀式。經過燃香三拜九扣的必要禮儀之後,皓天銘的脖子已經給繁雜構造的金頭冠壓得酸痛,忍不住抬手扶了扶那個沉重物事,小小地活動了一下脖子。
祭天儀式結束的同時,樂聲響起,內侍們扶著皓天銘回到大殿,登上皇位,在龍椅上坐定。
大殿頓時光輝流轉,從未有過的芳華一傾金闕。
樂聲消停,殿外等待良久的文武百官這才按官階高低依次入殿,向新皇賀喜。
聽著那些肉麻的道喜之辭,皓天銘心中不免難受。他的兄弟們為了坐上這把龍椅,幹了那麼多荒唐事,算計來算計去,到頭來卻算計了自己。
皓天銘的思緒還未從惋惜中抽出來,耳邊新一任司禮太監開始宣讀先皇遺詔,字字句句滿懷深情,卻也難免抱憾,末句深表對皓天銘這個兒子的信任與期待。
司禮太監讀完遺詔,一個木匣適時被傳送到了皓天銘手中,是裝有傳國玉璽的木匣。
在眾目注視下,皓天銘打開木匣,裏頭露出了一方雕有盤龍的玉璽,附帶一枚金符,這便是象征至高皇權的皇帝之璽與掌管滿朝將士的金符。
皓天銘雙手將木匣捧起,澄清的眼眸平視正前方,一股從前未能見過的威嚴之氣油然而生,殿中頓時響起一片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