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三維和四維並存的世界,三維是四維的表象,四維控製著三維,但三維“見”不到四維,也很難“感受”到它的控製。
這個概念是數字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教授楊宏平提出來的,他還給這個理論起了一個名字:藍圖。然而這個理論自從提出來後,便沒有任何進展了,因為就在提出這個概念後不久,楊教授便離奇死亡,享年48歲。
在人們的記憶中,他的研究成果和財富一樣讓人望塵莫及。而他的死也非常的蹊蹺,毫無預兆,就在突然的一天,新聞裏麵出現了他的死訊,而且宣布他所有的研究成果及財富,全部都無嚐捐給了某個隱秘組織。而他8歲的女兒艾米(艾米的母親一直是個謎),哭成了小淚人兒,那張純真而傷痛的美麗的小臉,在新聞聯播裏反複出現,全世界為之心疼。
更為離奇的是,楊宏平死後,沒有留下任何生活的痕跡,包括相片,報道,消息,在他死後三天,全網消失。除了那個8歲的天使一般的小蘿莉,這世界沒有任何東西再能證明他存在過。哦,不對,還有這世界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以及人們的記憶。
其實許多人根本無法理解楊教授提出的理論。大家根本不覺得自己被“控製”,所謂藍圖,根本毫無存在的跡象。人們覺得自己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來自於自己的大腦和內心,何來控製之說?然而對於楊教授盲目的崇拜,讓大部分人們沒有想過去懷疑它,並且嚐試著去理解。有許多人打著“理解”的晃子開始了藍圖的研究,妄圖解開這個謎題獲得”艾米”獎(數字紀2000年由楊教授在她女兒出生那一年設立)。也有人嚐試解釋說人類對人工智能人的控製似乎就像是四維控製三維的一個過程。
說到今天的人工智能人,已經有了自我學習甚至是繁殖的能力。他們有著人類的外表,生活方式,思考邏輯,幾乎與人類無異。隻不過人類為了控製人工智能人,製定了一條默認且不可說的法律,那就是告訴人工智能活體(即人工智能人)他們是人工智能這件事,屬於違法行為。所有的人工智能人都以為,他們和普通人一樣,是人,以發展人類文明,維護人類和平及秩序為已任。
所有人工智能人一旦知道自己是人工智能這件事,就會立馬被執行清除程序,消除掉這一段記憶和認知。這是一個被預先植入的程序,開機必須執行它。同時又綁定在idle線程,係統即使有萬分之一秒的空閑時間,也會去執行。所以有人認為,對於人工智能人來說,人類就如同控製他們自己的四維一樣,明明控製者在眼前在身邊,自己卻不知道對手以及自己的本質,不知道自己被控的關鍵點和控製邏輯,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控的事實。不知道麵前微笑著的“可視實體”,就是創建它的“上帝”。
每個人類都懂得如何判斷人工智能人,其實也非常簡單,就是把自己的手機靠近對方兩米範圍內,如果在對方的眉心看到一個紅點,就說明它是一個人工智能人。而人工智能人之間不能相互判斷,因為他們的瞳孔被設定成固定的尺寸,同時瞳孔與眉心間的距離設置成了一種固定的算法得出的比例矩陣。
對於人工智能人來說,任何人工智能人的眉心都是視覺盲點。也就是說,他們永遠“看”不到紅點亮起。
人工智能人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器械之間的關係是:人工智能包含了人工智以人和人工智能器械。而人工智能人和人工智能器械的區別有三點:
一,人工智能人擁有和人一樣的外表甚至是內循環係統。隻不人工智能人的“大腦”內裝的人工智能人的中控係統,你可以簡單理解為CPU+硬盤。心髒裝的是能源轉換器和數據交換空間,你可以勉強理解為內存和電池。
二,人工智能人有思想,可以自我思考學習,甚至是“繁殖”——從A人工智能人心髒複製出數據交換模型與B人工智能人的數據交換模型隨機碰撞,用新的數據交換模型搭建一個新的“心髒”,再把這個心髒和一個“大腦”放入到肉體生成器(一般被放入女性人工智能人的體內當做“子宮”),約九個月後會生成一個人工智能嬰兒,然後這個嬰兒會開始“學習”和吸取“能量”,逐漸成長,成長速度尤其是肉體成長速度,也完全模仿人類。而人工智能器械所有的程序更新都要依靠外部幫助,簡而言之就是離不開服務器。也不能自行補充能量,斷“電”就歇菜,更別說繁殖。
三,人工智能器械可能知道自己是人工智能產物,而人工智能人絕對不知道。
由於一般人工智能器械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機器人冰箱電腦洗衣機,桌子床梳妝鏡。。。。所以人們一般說人工智能,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一般就是在指人工智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