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四周拉起了警戒線,三水市刑偵大隊長肖凱、副隊長楊啟明、新上任局長範家軒以及幾位同事在勘察現場。
此時,正是早上八點鍾。上班的,做生意的,買菜的,過路的,人們奔走相告。警戒線外圍滿了看熱鬧和稀奇的人們。
有人在指指點點;有人壓低聲調竊竊私語;有人神情飛揚,幸災樂禍,唯恐天下不亂;有人瞪著好奇的眼睛朝龍井這邊看,然後就匆匆離開;而有的人,非要提起腳後跟,伸出長頸鹿般的脖子,似乎非要一睹為快;更有人有了衝越警戒線的衝動,很想滿足於自己強烈的好奇心,但懾於十多名特警那虎視眈眈的眼神,才不敢輕舉妄動。
“看啊!大家快看啊!一隻手臂,一隻斷了的手臂耶!”人群中一位中年婦女驚叫。
“天殺的啊!好好的一口龍井,給壞人弄髒了。”一位上了年紀的婦人接上話,好像是在替所有市民打抱不平。
一名法醫從水井裏撈出了一隻死者的前手臂,小心翼翼地放在一塊早就鋪開好的專用布料上,另一名法醫從不同角度不停地拍照取證。
這是一隻女性的前手臂。指甲上,還染有粉紅色的指甲油,指甲油上還撒有銀白色的星光。應該纖細白嫩的手臂,由於被井水長時間浸泡,已經變得腫脹而慘白,叫人心怵。
手腕處還嵌著一支造型精致的手鐲。一支銀手鐲。銀手鐲已被氧化,表麵泛黑。
手臂的斷口處,還稀拉掛著些許要掉下的肉絲,同時顯現出清晰的鋸齒口。
這隻無名手臂,不是被人用鋸齒之類的凶器割斷,就是以暴力撕扯脫落,或者是被什麼猛獸咬斷。肖凱心裏在推測。
這是一起無名分屍案?凶手是誰?其它的身體部位又在哪裏?為什麼單獨把這隻手臂拋棄在這名勝景點的龍井裏?用意何在?目的何為?
龍井是三水市名勝旅遊景點之一。井口呈圓形,直徑和井深均為三米。井底正中間是一個圓形的噴水口,直徑為六十公分。龍井外四周十米內,全由大小一致的青色方條石塊鋪設。井上建有風雨亭,高五米有餘。亭上勒有隸書“龍井”二字,旁邊落款為“嘉慶元年正月。”說明此井從修建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曆史,是名副其實的一口古井。
古井之所以冠以“龍井”之名,是其每間隔八小時噴湧一次。一日噴湧三次,而且很準時。噴湧之時,霧氣繚繞,井底傳出“咕嚕咕嚕”的響聲。傳說井底深處有三條龍,這三條龍是親兄弟,是龍王之子。三兄弟受龍王之命,一日分別噴龍水一次。故而得名。
其實這是一口溫泉。但當地人不稱之為“溫泉”,也不稱為“古井”,隻稱為“龍井”。
這龍井水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年四季,水溫保持在25℃到35℃度之間,最低也不會低於25℃度,最高也不會超過35℃度。
雖然是一口溫水井,但井水四季清澈亮底,甘甜可口。在三水市區內,雖然家家戶戶有自來水,且科學淨化,安全潔淨,但每到閑時假日,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帶上各式各樣的器具到這裏排隊取水。凡是到三水市旅遊的客人,能取到一瓶龍井水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人們把這口井水當作聖水一般來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