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在二十年前,剛過完三十歲生日的時候,寫過一篇短文,叫做《總想輝煌》,傾述了自己到三十歲還毫無建樹的彷徨與苦悶,這種彷徨與苦悶不是為工作。我是一個工作很勤奮的人,那時已經是有一定職位且工作也小有成績,隻是歎息自己兒時確立的心中理想到而立之年還難以實現,身不由己的工作幾乎占有了我所有的精力,讓自己的理想長期冷落一邊。在我四十歲生日的時候,也寫過一篇短文,叫做《四十歲才明白》,寫了在此之前,許多想不明白的事現在想明白了,原本很在乎的事現在不那麼在乎了,原本計較的事不再計較了,原本認為是很大的事現在沒覺得什麼大不了,過去追求的事不再一味追求了。認為一切的挫折和困難是生活賜予你的寶貴財富,覺得隨緣是生活的本質,順其自然是生活的真諦。前不久過完五十歲的生日,總覺得也應該寫點什麼東西了,思來想去,就叫《五十歲的思考》吧!
一
對人生的思考是每個人都會麵對的事情。不同生活追求、不同價值觀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許有的人一輩子都沒弄明白人生是什麼,自己這一輩子正真需要做的是什麼,包括我自己在內。但我知道,人一活輩子是要有所追求的,這樣人生過的才算有意義。也許你追求金錢、也許你追求權力、也許你最求健康與快樂、也許你追求美女佳人,也許你追求索取,也許你追求奉獻,也許你追求的是物質,也許你追求的是精神;也許你追求平平淡淡才是真,也許你追求名垂青史萬年長。這都無可厚非,關鍵是要憑自己的能力、實力、才力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來達到。當然,那些靠不擇手段,損人利己,或靠投機取巧來達到目的的人就另當別論了。小時候讀到“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詩句,聽到“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的感慨,覺得這種感覺離自己很遠。但過了五十歲,突然感覺這些感慨離自己是那樣的近。小時候我的理想是當兵,聽到父親講他參加抗美援朝的故事,非常羨慕。或者想成為一名兵器專家,設計出各種射程的導彈。那時的自己很天真,也為此做出了努力,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就看了很多火箭與導彈之類的兵器書籍,還異想天開想考軍事工程學院。但現實是殘酷的,先放下自身條件如何不說,僅因父親英年早逝,家庭困難,就使我過早輟學進入了工作崗位。幾十年過去了,那個夢始終在我心中,成了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虛幻的願景。古人雲:四十而不惑,五十人知天命。都五十歲的人了,自己有多大本事應該有所知,理想與現實往往是不能劃等號的,當理想不能戰勝現實的時候,還是應該遵從現實為好。五十歲已不再年輕,抓緊時間,珍惜當下,踏實做人,勤奮做事,無欲所求,無欲則剛,做最好的自己,才是人生的本質。
二
一個人在社會上不能沒有朋友。朋友是什麼?朋友應該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寶貴財富,這種財富往往勝過你所擁有的任何物質財富。隻有把朋友當作財富的人才會珍惜朋友。有人說,朋友是傷心時,最想見的人。是打擾了,不用說對不起的人。是高升了,也不用改變稱呼的人。是走入低穀,也不離不棄的人。是敞開心胸無話不談,彼此不設防的人。是天涯海角,都彼此掛念的人。這應該是讀懂了朋友的正真含義。因此,對那些真心與你交往,為你好,關心你,幫助你的人,一定要倍加珍惜,百般報答!哪怕是為你好而批評過你或與你紅過臉的人。回想自己一路走來,換了不少單位和崗位,欣慰的是留下了不少真心實在的朋友。有同事、有同學,有下屬、也有領導。有普通工人、也有機關幹部。有在職的、也有退休多年的。這些都是我的良師益友,一生的寶貴財富。雖然如今很多地處天南海北,但彼此信息聯係不斷。雖不經常見麵,但隻要稍有機會都會歡聚一堂。有的人甚至由朋友變成了親人一般,節假日幾家人常常形影不離,大家在一起真心相待,沒有利益和利害關係,無話不說,其樂融融。但我也遇到過一些這樣的朋友:當你處在一些所謂的關鍵崗位或認為你處在上升階段的時候,這些朋友就會像春風撲麵,源源吹來,恭敬讚美,讓你頓時飄然。甚至多年了無音信,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也會突然冒出來和你稱兄道弟,找你辦這辦那,辦成了高興,辦不成怨氣。但當你稍有變故,無利可圖或遇到困難的時候,這些朋友便都煙消雲散了。我想,對於真心實在的朋友一定要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於麵上的朋友也要珍惜,至少有過交往和情誼。一個人的成功不在於你在職時的前呼後擁,而在於你退休後還有多少真誠的朋友與你交往。再偉大的人物最終總要接地氣,回歸自然。再大的領導也總要有幾個草根朋友,往往草根朋友最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