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婆呢(2 / 2)

“嗯……說到底還是一個要繼續解放思想的問題……”我點點頭看著老三。

老三說:“你在黨報幹了好幾年,我想有一點你是有體會的,提起黨報,黨報人往往總是會想起和強調黨報的“權威”、“公信力”等優勢。並不由地產生一種滿足感與優越感……”

我點點頭:“嗯……是這樣。”

老三說:“的確,黨報在權威性和公信力等方麵上的確有著一定的優勢,但是黨報人必須意識到,“優勢”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就等於“沒有優勢”,任何優勢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傳統大眾傳媒的神話正在被瓦解,並且迅速轉向多元化傳播時代。受眾不再滿足於傳統說教式的媒體傳播,受眾本身也開始成為一個資訊的準生產者。麵對這種現象,一位媒體廣告資深人士曾感言:媒體的壟斷經營正在瓦解,除了中央電視台處於‘寡頭壟斷’外,原有傳媒的‘稀有資源’正在被‘稀釋’……柳姐曾經和我交流時說過:黨報除了堅持政治功能外,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還要麵對市場,防止邊緣化!在閱評中,黨報是輿論導向把握最好的,但也看到現在的市場,黨報已很難像以前一樣獨霸天下,千報一麵和缺乏可讀性等問題是一些黨報的通病……”

我點點頭:“一語中的!”

老三說:“所以,我的看法就是,黨報廣告經營工作要突破,必須敢於麵對市場,必須敢於把自己擺在‘弱勢媒體’的位置上……我這麼說,並非妄自菲薄,也並不是真正說黨報成了‘弱勢媒體’,而是由此倡導一種危機意識,由此可以更好地突破和發展。因為隻有敢於把自己放在“弱勢媒體”的位置上,把自己的姿態擺得低一些,才有可能做一些以前本就應該做卻不願意做、甚至根本就沒想到要做的一些事情;才能更好地研究黨報的主要讀者;才能俯下身子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報道;才能在黨報經營創收方麵進行突破,贏得更大的發展機遇……我把自己的想法彙報給了報紙老總,得到了老總的讚揚和中肯……我帶領廣告公司,和編采部門配合好,通過為讀者、為客商提供策劃服務、節會服務、新聞服務等係列服務,很快就贏得了讀者和市場……”

“傳統上,人們往往在自覺不自覺中把黨報工作者當成了“教員”,甚至是“官員”,很難與“服務員”相提並論。而隨著黨報逐漸變成企業,人們必須用新的眼光來審視黨報,黨報人也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社會角色,尤其是作為一個企業應該扮演的角色。……任何一個企業、一個產品,要想贏得顧客,要想從顧客身上賺到錢,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最大化地為顧客服好務,滿足顧客的需求……基於此,我嚐試著舉辦了‘華語傳媒’係列獎項評選、報係‘經濟峰會’、‘溫州報業’國際傳媒論壇、‘南方報業’經濟論壇等活動,把‘溫州報業’強大的品牌價值,直接轉化為媒體的競爭優勢、報業的競爭優勢和報業的經濟效益……”老三繼續說。

老三又說:“黨報廣告要做大做強,就要像生活都市類報紙那樣,應該首先把自己當做一個企業、當做一個普通的公司,從經營的視角經營報業廣告,從一個企業的角度調配資源,製定完善的激勵機製……這就是我這段時間的最大體會……”

我認真聽著,老三侃侃而談,滔滔不絕。

我沒有想到老三在這麼短的時間裏,這麼快就從一個外行變成了內行,對報業廣告鑽研地這麼透徹。

我心裏不由很佩服老三,覺得老三接受新事物和開拓創新的能力比自己強多了。

那一晚,我和老三就報業廣告的話題談論了很久,我問了很多問題,老三也盡可能詳盡地給我進行了回答。

和老三這次的談話,讓我受益很大,讓我對報業廣告,特別是黨報廣告的發展思路和方向,有了更加明確的感性認識。

第二天,我和柳月一起帶著妮妮去我老家,我回家過年,柳月帶著妮妮去拜個早年,同時也是此行。

到家的時候已經接近中午,爹娘和晴兒正在家等候,水餃已經包好,還有滿滿一桌豐盛的菜肴。

大家入席後,爹說:“今兒個中午就是咱家的年夜飯,月兒和妮妮要提前回老家陪爸爸媽媽過年,咱家就提前吃這頓團圓飯,年夜飯!”

說著,爹拿起酒杯,將杯子裏的酒慢慢灑到到地麵,臉上的神色很莊重,說:“這杯酒,是給月兒的爸爸媽媽的,過年了,給他們送酒喝……月兒的爸爸媽媽也和我們一起過年,一起吃這頓年夜飯……”

爹的這行為,是我們當地過年吃年夜飯時祭奠故去的先人的一種風俗,代表了對逝者的深切懷念。

如果您覺得《易克秋桐》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3/23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