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笑:“那你要是離開這裏,豈不是可惜了。”
張小天說:“我現在對追逐名利沒有什麼興趣,也不想談什麼人生的價值和事業的奮鬥,我隻想安安穩穩陪在父母身邊過平凡平靜的日子……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啊……”
我點點頭:“嗯……你的想法我似乎理解了。”
“易克,如果你看得起我,如果你願意,今後如果有機會,我願意在你手下效犬馬之力……願意追隨你鞍前馬後做事。”張小天突然說。
“為什麼?給我一個理由!”我說。
“我不想說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所以我要感恩,我隻想說是因為你身上充滿了正能量,就因為這正能量,因為你和你周圍的圈子裏朋友身上的正能量,我願意跟著你做任何事。”張小天說。
“這是你的心裏話?”我說。
“是的,心裏話!”張小天說。
“你覺得我會信嗎?”我說。
張小天低垂下腦袋,沒有說話。
我沉思了一下:“如果我說不信,那會打擊你的情緒,如果我說信,卻又不能說服我自己……當然,從我心裏來說,我是願意相信你此時說的這些話的……好吧,我努力說服我自己去相信你,希望我的努力是正確的。”
張小天抬頭看著我,眼神發亮:“謝謝你,易克!”
“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我會和你聯係的。”我說:“當然,不管是什麼機會,我都不會勉強你,你有完全的自主權!”
“我明白!”張小天點點頭,眼裏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
我沉吟了下:“張小天,如果不是今天正巧在這裏遇到我,你是不是再也不會和我聯係?”
張小天說:“以後很難說,起碼目前是沒這想法。”
“為什麼?”我說。
“因為在你麵前,我很自卑,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張小天說:“但是,今天巧了,正好遇到你在這裏定親,我不由就想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
我點點頭:“確實很巧……我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呢……沒想到……看來,咱倆確實有緣分。”
“這緣分讓我感到很慶幸很榮幸。”張小天說。
我站起來:“我要走了。”
張小天站起來,看著我:“那……以後,我們還會不會再見麵?”
我說:“如果我們的緣分繼續下去,或許會。”
張小天點了點頭。
我又一次和張小天握手,然後告辭離去。
今天遇到張小天,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此時並沒有想到今後還會不會再見到他,和他分手時的那句隻不過是客氣話。
我直接去了海珠家,我爸媽和海珠父母正聊得帶勁,四位老人都格外開心。
四位老人在客廳聊天,我和海峰海珠雲朵在海峰的房間裏談話。
“易妹夫,和你說個事。”海峰說。
海峰如此稱呼我,海珠和雲朵都笑。
“有屁就放!”我說。
海峰一瞪眼:“我擦,有這麼和大舅哥說話的嗎?”
我忍不住也笑:“好了,大舅哥,說吧。”
第1196章先斬後奏
“這還差不多。”海峰接著說:“我剛才和雲朵商議了,我決定利用假期陪雲朵回通遼一趟,陪雲朵回去看看她父母。”
“哦……”我看看海珠,又看看雲朵,雲朵點了點頭。
海珠這時說:“哥,我也想去。”
我看著海珠:“你的意思是讓我也陪你去嘍。”
海珠笑著點頭:“嗯哪。”
我想了想,說:“既然家裏的事都辦完了,那我們就同去吧。”
海珠和雲朵海峰都笑起來,海峰說:“其實剛才我們都商量好了,就等你來問你呢……如果你不去,我就帶她們倆一起去。”
我說:“這不是先斬後奏嗎?”
大家又笑。
於是,我們一起出去,和四位老人說了下要去通遼的事,他們都一致同意。
假期短暫,不用耽擱,說走就走,於是,我們決定下午就飛通遼,從北京轉機,海珠立刻就去訂好了機票。
臨走前,雙方父母買了不少寧州的土特產,讓我們帶給雲朵父母,又叮囑我們一定要代他們給雲朵父母問好,說有空的時候一定去內蒙去拜訪他們。
於是,下午2點,我們乘飛機直往北飛。
路上,我告訴了大家遇到張小天的事,大家聽了,唏噓不已,感慨萬千。
雲朵的神情顯得有些低沉和不安。
“浪子回頭金不換啊……”海珠說了一句。
海峰說:“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我看著海峰。
“難在哪裏?”海珠問了一句。
海峰說:“難在哪裏?內有煩惱習氣,外有惡緣。如果你不能克服自己的煩惱,外麵的誘惑一溝引,你的惡習氣馬上就會現出來。”
我皺皺眉頭,海峰的話不無道理。
海峰接著說:“其實,不光是張小天,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煩惱很多、業障很重,可是卻不曉得要怎樣斷除煩惱、怎樣懺除業障。”
“什麼叫懺除業障?”海珠又問。
海峰說:“天天反省、天天改過,這就叫做懺除業障。佛法裏麵懺除業障,重視在改過自新,所以自己要真正覺悟,真回頭、真改過,重新做人。斷惡修善,要以真誠勇猛心,求佛菩薩加持!隻要你至誠懺悔,真的回頭,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你就是好人,這就是佛門常講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喃喃重複了一句。
海峰又說:“尤其現在的社會,你出門,六根所接觸的全是汙染;不出門在家裏,你也沒有辦法脫離汙染。”
“為什麼?”海珠說。
“因為你家裏頭有電視、有電腦,你所接觸的是暴力、殺盜淫妄,”海峰說:“你要不能拒絕外緣的誘惑,你的心怎麼能得清淨?所以要有決心,遠離這些誘惑。但這樣一來,有人會說,這樣做人還有什麼意思?或許,這樣確實做人是沒有意思。
“但是,如果你懂得把興趣轉過來,不去接觸那些不善的外緣,隻跟佛菩薩交往,隻向佛菩薩學習,那你是常生智慧、不生煩惱,其樂無窮!接受佛菩薩的教誨,接受佛經的薰習,總比接受外麵這些暴力、色的薰習好太多了;接受那個薰習,我們要墮三途;接受佛法的薰習,我們能覺悟過來,我們能真正回頭!阿彌陀佛……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