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陰影(1 / 2)

大魏啟泰四年

“姓沈的被賜死,大皇子曹益這名分可就這麼定了,嗬嗬!”二十多歲的言皇後滿臉譏誚。

“皇後娘娘,沈才人家中南人門戶,雖得陛下寵幸,但家人在國中毫無勢力可言,不要說她進宮之後什麼都不懂,就是懂這裏麵的學問,估計依她那脾氣,也是要第一個生皇子的。”中常侍嶽樂小心回答道。

“小賤婢不是不懂,卻是以為可以恃寵而驕,皇帝不會拿她如何,哈哈,真是可笑,皇帝就是再寵她,元老大臣們也不會答應留下這個禍害。”言皇後道。

“是啊!終究根基不穩,沈氏雖有個在兗州當刺史的哥哥,但哪有皇後娘娘您滿族公卿來的尊貴,您可是先皇陛下親自指給陛下的,咱大魏的江山還要您言家扶持著呢!”嶽樂道。

“那是自然,從今兒起,凝歡散就停了吧!你們這些皇帝的近人不要總把皇帝往那些狐媚子那帶,這曹益將來雖是太子,但我也是他的嫡母,你們可拿捏好了!”

“是是是,必不敢的。”嶽樂偷偷看了眼言皇後,連聲應道。

說來也怪,自啟泰四年大皇子曹益被立為太子以來,本來子嗣艱難的啟泰皇帝跟換了個人似得,後宮接連為他生了六個皇子,其中言皇後所生的三皇子曹藩最得寵信,而太子曹益也被啟泰皇帝交給言後撫養。其他各皇子由自己母親撫養。

淑儀閣雖說是閣,但也有正殿一間,偏殿兩間,中間是廳,對著門口的牆上掛著《老子出關圖》,兩旁對聯寫道:立教開宗,紫氣東來三萬裏;著書傳道,函關初度五千言。圖下是一張花梨案子,案子兩側是雕了梅蘭竹菊的寬椅。

廳後是個精修房,沒有別的物件,隻有龕上供著的三清,龕下一隻蒲草編製的蒲團。

韓嬪自啟泰元年入宮,她人本就恭謹純良,在宮內謹小慎微,宮外父親韓世能做了個有名無權的偏將軍,哥哥還隻是南軍的一個小小校尉。比起言皇後和其他妃嬪來,卑小的像這宮中的一粒沙子,如果不是當年啟泰帝酒後臨幸了韓嬪,生下四皇子曹宏,估計這嬪位都是遙不可及。

生下皇子之後,韓嬪更加小心謹慎,除非日常後宮慶典和去懿安宮向言後請安,基本不出這淑儀閣。言後也知道這個韓嬪在宮外沒什麼勢力,在宮裏也是小心謹慎,倒也不太為難她,韓嬪倒也樂得清閑自在,自此更不會參與到邀寵吃醋這些風波裏來。

四皇子曹宏,自幼聰穎可愛,十月能言,三歲識字,五歲能文,雖然年紀小,但一直跟著哥哥曹益、曹藩讀書,今天從皇子讀書的暖閣回淑儀閣,韓嬪正坐在蒲團上口誦《道德經》,曹宏見道:“阿娘不要總悶在屋子裏,也要出去走動走動。”韓嬪見是兒子笑道:“天氣不好,身子也不爽利,懶得走動,倒是你剛下學,怎麼直接回來了,太子和三皇子沒邀你出去耍子?”“懶得和他們出去鬼混,曹藩總是陰陽怪氣的揶揄太子殿下,太子也不敢回嘴,我夾在中間忒難受了。”

韓嬪見狀也不往下說,轉了話題:“下月是你外公生辰,我這備了些禮物,到時你出宮去幫我看看你外公和你舅舅。”

曹宏聽到可以出宮,也高興起來:“難得可以見到外公和舅舅,這次出去總要討回舅舅那把小竹刀。”但轉念又想到母親能讓自己出宮,定是在言後那邊使了勁的,本不豐厚的體己錢又不知使了多少。曹宏默默黯然了。

韓嬪見到兒子這樣,反倒是安慰道:“平時你吵著要出宮,這次又可以出去,倒是不痛快了。”說完用手摸了摸曹宏的頭。

“我不想阿娘太辛苦。”曹宏垂下眼瞼。

“這孩子,你還小,不要被禁在這宮牆之內,有機會還是要多出去走動走動。娘這兒沒事。隻要你能順順利利健健康康的長大,到時候皇子出宮開府,咱們娘倆也就熬出頭了。”韓氏微笑道。

大魏建國二十六年,太祖曹岐在位八年,崩逝後兒子啟泰帝即位,至今已經在位十四年,曹氏不是漢人,複姓赫連,本是草原匈奴的一支,因漢末匈奴北遷,赫連這一支匈奴南下依附漢朝,遂改曹姓,世居上黨。

後漢朝衰敗,司馬炎建立晉朝,八王之亂後,衣冠南渡,中原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小朝廷換個不停,太祖曹岐本是前朝大燕的一員驍將,後因掃滅河套的劉珂部,被封為幽州刺史,大燕最後一個皇帝慕容暉貪淫好色,橫征暴斂,弄得天下天怒人怨,曹岐起兵殺死慕容暉,掃滅國中,建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