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案件(1 / 2)

三個月後,由於人員調動,王曉亮被調到了合州市內另一個派出所工作,所轄範圍是個較大的居民區,工作相對多了起來。

很久以後,王曉亮回想起來,覺得自己在釣魚山派出所工作那段經曆,簡直就是為了與老九相遇。

王曉亮在新的派出所工作沒多久,這個派出所所管轄的一個居民小區裏,就發生了一件大案子。

一個男性中學教師,在早晨被鄰居發現倒在自己家的大門口,脖子被人切開了一個口子,血流了一地,被發現的時候,屍體已經僵了。

這個居民區民風淳樸,片警們也比較負責,對所轄居民的情況都比較了解,平時極少有刑事案件發生,至於人命案更是近三五年來第一宗。

本來這種惡性刑事案件是由分局的刑警直接負責的,不過由於案件發生的居民區正好歸王曉亮管,因此作為片警王曉亮也全程跟著忙乎。由於剛調來沒多久,王曉亮一邊拿著小區的卷宗一邊解答刑警的問題,有些手忙腳亂。

參加工作沒幾年,王曉亮也沒見過什麼大案子,因此對刑警處理整個案件的過程也是非常好奇,案件有關的信息也都了解的很清楚。案子調查了幾天,也沒什麼線索。王曉亮每天回家都會忍不住跟鳳九淵念叨念叨這個案子的進展。

“根據死者倒地的姿勢來看,是外麵有人敲門,死者打開門後,凶手直接用銳器劃開了死者的脖子,死者由於氣管被切開發不出聲音,仰麵摔倒身亡。據法醫也就是仵作鑒定,死者死於午夜十二點左右,鄰居都已入睡,沒人聽到動靜,也沒有目擊者。屍體轉天早晨六點左右才被路過的鄰居看到。死者家裏沒有丟失任何物品,也沒有被翻找過的痕跡。可以肯定,凶手殺人後沒有進屋,而是立刻離開,因此沒留下任何線索。死者為男性,四十二歲,五年前離異,之後一直獨自生活。前妻已再婚,近三年沒有與死者聯係過。”

“死者的職業為中學教師,擔任一個高中班的班主任。案發當天,死者任班主任的班級全體學生為了慶祝一個學生的生日,一起前往卡拉OK,也就是唱曲兒的地方一起唱曲兒,直到淩晨一點。也就是說,案發的時候學生們都在唱曲兒的地方。根據對學校其他老師的問話,沒有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說到這裏,王曉亮停了一下,看了一眼一直默默聽著王曉亮敘述的鳳九淵。“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這是一宗懸案,沒有動機,沒有線索,沒有目擊者,沒有嫌疑人。”

一直沉默的鳳九淵問道:“死者的屍體現在在哪裏?”

“還在分局的停屍房,兩天後死者生前工作的學校辦追悼會,之後火化。”

“那麼明天,帶我去看看屍體。”

王曉亮想都沒想,立刻答應下來。他對鳳九淵,有一種說不出的信任感,雖然一直以來兩人隻是聊天,但是鳳九淵身上有一種氣度,令王曉亮非常心折。“這就是因為宋代特殊的社會環境而培養出的氣質吧。”王曉亮想。

第二天,王曉亮借口去調查凶殺案的線索離開了派出所,帶著鳳九淵直接去了分局的停屍房。他對停屍房的工作人員說是死者家屬來看一眼死者,因此沒什麼阻礙就讓鳳九淵看到了屍體。在王曉亮看來,鳳九淵似乎隻是對屍體掃了一眼,就示意王曉亮可以了。兩人離開分局後,王曉亮抑製不住好奇心,問鳳九淵有沒有看出什麼。

鳳九淵說:“你跟我說過,警方認為午夜時分來敲門還能讓死者把門打開的,有極大的可能是死者熟悉的人。”

“對,可是我們已經調查了所有認識死者的人,沒有人有涉案嫌疑。”

“後天的追悼會,所有死者的熟人應該都會到吧。到時咱們去看看。”

兩天以後。

市火葬廠的一個禮堂裏,王曉亮穿著便裝和鳳九淵站在一個不太起眼的角落,但是他們的視角正好能夠觀察到全場的人。由於死者生前並沒有太親近的人,所以追悼會的氣氛並不十分悲傷。

但是,順著鳳九淵的視線,王曉亮也觀察到了,站在人群後麵幾排的,是死者生前擔任班主任那個班級的學生們,都是十六七歲的年紀。這個年紀還不能真正懂得悲傷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王曉亮注意到,雖然低著頭,但這些學生們的臉上竟然都似有似無的浮著淺淺的笑容。由於學生們站在後麵幾排,所以如果不是從王曉亮和鳳九淵這個角度,恐怕全場也不會有人注意到這個不正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