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言, 如定山嶽。陳景黎和餘吉塬達成共識:是去是留全在吉安自己。當下也不再多說, 另外提起造船的事。
高餘兩家聯手造船, 早已人盡皆知。萬事順遂下,卻有一樁不能如願。因是高升福曆來對近海出沒的倭寇深惡痛絕, 設想在新船上布甲裝炮,卻礙於隻是‘民用商船’而無法實現。
陳景黎聽說後,倒為餘吉塬提供了一條路徑:遣人去平京疏通一二,設法將此船掛靠在兵部名下。既是商用,亦是作為往東南去的巡視用船,沿途警戒海防。
這是兩全其美之事。高升號有了自衛保障,兵部則白得了艘好船使。
餘吉塬聽後更進一步道:“高升號也可承接南浦島國和大祟間的歲貢往來。”陳景黎道是,“這對高升號來說不過是順便之舉, 卻能為朝廷省下不少開銷。”
他們聊得差不多時,吉安也回來了。她見陳景黎還在,笑道挑日不如撞日, 就要為他擺酒踐行。
玉爐炭火香, 把酒遣愁思。三人直喝到月上中霄才罷, 吉安起身去送陳景黎。等出了門,站在紅燈籠下時, 陳景黎道:“吉安, 我今日支會了餘公子,希望一月後你能和我同行去平京。”
吉安便問:“他怎麼說?”
陳景黎道:“他說你若要走, 必不阻攔。吉安,你已經下定決心了對嗎?”
吉安道:“我現在隻望他能快些好起來。”她不覺低下頭。素月華燈相照, 兩廂沉默下,陳景黎道:“夜裏涼,回去吧。”
吉安進門後,陳景黎打馬離去。將這一幕看在眼裏的餘九成,也從隱蔽處走出來,趕上車回二道巷去了。
西院正房裏,殘羹冷酒都已收拾幹淨。雖開著窗,依然殘留著淡淡的酒氣。餘吉塬因在服藥,隻略喝了一些些。也許是心緒不佳,竟也有了醉態。
吉安去時,他正靜靜看著外麵的月亮,聽見腳步時道:“吉安,你說的對,月光何其溫柔。”
吉安走近笑道:“可不是嗎?月亮懸在空中,觀世間百態,綏懷普照,亙古不變。依我看,它也是佛。”
餘吉塬道:“隻要等到十五,月亮總會圓。人又豈能如此?轉眼之間,你在哪裏?我又在哪裏?”
吉安道:“若是你我在這世上都尋不見了,總要再等上幾十年。何用你現在來白操這個心?倒耽誤了施針的時辰。”
餘吉塬道:“我不想再施針了。”
吉安問:“為什麼?”
“我想再拚一次,”餘吉塬道:“用兩分粗的針管代替銀針,深刺進穴位中,再進蒸房,把結聚的毒從針管裏引出來。”
吉安在心裏操演衡量了一番,果斷反對道:“不行,太危險了。還是堅持服藥施針,日久一定會有效果。”
餘吉塬偏過頭道:“日久。三年還是五年?我不想要那麼久,吉安。我不要你每天早起時滿心希望,在一日過後又隻剩失望。我想給你世上最好的東西,叫人人都羨慕你。我願你以我為傲,而不是滿心憐憫。”
吉安道:“我並沒有憐憫你。不管是三年還是五年,我都信你一定會好起來。”
“若我終生都隻能如此……”
吉安伸手遮在他嘴邊道:“你怎麼了?”
他輕輕拉住她的手,收在胸前,片刻後道:“吉安,活到如今,我最幸運的事,就是牽過你的手。”
吉安耳根一熱,低聲道:“你啊,喝了幾口酒,胡亂想個沒完。今夜的月色格外皎潔,不可辜負它。我們再看幾眼就……”
他笑著接道:“又哄我。再看幾眼就施針對不對?總之你心裏不會存著別的念想。”
她抽回手道:“那當然,眼下就是這個最要緊。”說完也不予他機會多愁善感,叫來榆錢一起安置好他,開始施針。
九十九根銀針,長短不一,深淺不同地紮進他的身體。吉安停下手時問:“你說用針管代替銀針,要落多少個穴位?”
餘吉塬回答:“也是九十九。”
吉安不禁吸了口氣,試著再問:“也是蒸骨一次?”
“說不準。”
“有多大把握治好?”
他沒有回答。
吉安也不是一味反對,不過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再選擇一場豪賭。最後道:“讓我好好想一想,再去和母親商量。”
餘吉塬見她擔憂,也沒有再堅持。
日子按部就班地過去。餘吉塬與高升福商量過進京疏通的事後,陳柏原又寫了幾張薦貼,推了兩位兵部的熟人,高升福很快打點好銀子禮單,便啟程了。
高升福不在府裏時,高夫人常來餘府走動。與餘氏閑談時,好意提醒道:“阿塬過年都二十三了,眼下萬事順遂,何不快些給他定下婚事,娶個夫人回來安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