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有無相對雨霏霏(1 / 2)

慧色和慧音跟著珠兒來到院中,看院中高掛了五色經幡,擺好了坐席和案幾,又點綴了各色鮮花,上席是靜念師太講法的坐席,背對著霧隱山方向,其餘三排六行的席位都是麵朝著霧隱山,山色若隱若現,山霧與雲海相接相融,慧色看了看天空,說道:“今日恐怕有雨。”慧音也看了看天,說道:“應該不是大雨吧,不然再備些大傘立在案側?”慧色看了看說道:“也不是一直在院中,午膳之後,靜念師太講完法,院中的坐席就可以撤了。請眾人回室內就是了,倒可以多備些手持的雨傘。”慧音點了點頭,珠兒看了看兩人,說道:“我去稟告夫人?”看慧色點頭,珠兒便去了,慧音看了看慧色,問道:“師妹,修行佛法可改變天時嗎?”慧色看了看慧音,問道:“師姐為什麼想改變天時?”慧音想了想,問道:“今日的供佛宴若是下了雨,是不是有些不好?”慧色又感受了一下微風,說道:“師姐不如感受一下和風,不必擔心雨,師太在細雨來臨前會講完法的。”

將近午時,靜念師太帶著寺眾來到了溫家,溫有恒將眾人迎到院中,請靜念師太在上首坐了,寺眾自行在一排坐席前兩三人同桌而立,慧行三人立在末席,仆從引領了男賓立在一排,溫有恒和溫乘鬆立在席間,侍女引領了女賓立於一排,溫夫人和溫如霜也立在席間。溫有恒和溫乘鬆向靜念師太鞠躬行禮,而後轉身向眾人鞠躬行禮,溫有恒開口說道:“今日請長青寺的師傅們來溫家受供講法,感謝各位親友光臨,眾位請坐吧。”眾人便坐了下來,溫乘鬆說道:“請各位先安靜的品嚐家母與舍妹準備的素齋,膳後稍靜坐,待靜念師傅講法。”說完看了看立在一側的管家,管家便讓人上菜。溫有恒和溫乘鬆便又向靜念師太鞠了一躬,而後歸坐。

素齋一道道的端了上來,新鮮精致,可辨原材,香氣淳樸,可知真味。靜念師太微微一笑,閉目默禱,寺眾亦跟著閉目念誦和祝禱,而後才開始用膳。雲海蒼蒼,微風習習,院中眾人看著靜念師太和寺眾安定的神情,都不再擔心落雨,細細的品嚐起眼前的素齋。溫如霜忍不住看向袁千山的坐席,想看他第一道菜會吃什麼,坐在袁千山前排的一個少年飲了些第一道上的湯,想道:如此清亮的湯底,竟有這樣濃醇的滋味,抬起頭來看向女賓席位,正撞上溫如霜的目光,溫如霜見他看向自己,連忙轉過頭去。少年也有些局促的收回了目光。

等眾人用完了午膳,仆從便將餐具撤下,又上了清水。靜念師太慢慢的飲了些清水,閉目靜坐片刻後,睜開眼睛看向眾人,最後看了看溫有恒,開口說道:“南無觀世音菩薩,貧尼今日與眾位分享有和無。世上有無相對,見有應知無,見無應知有,所謂天行有常,天空常在,但也有陰晴雨雪,所謂天無恒日,太陽不常掛空中,但照常起落。世間萬物都是相伴相生,互緣互依,沒有單獨存在的個體,任何生靈都需依賴著空氣,大地,光照,水源生存,而風,土,火,水這四種元素便是生靈存在的基礎,而這四元素也是相生相克,不能單獨存在,試想如果有一物,一元能夠獨自存在而不受克製,那麼世間為何不會隻存此一物一元?而世間芸芸眾生,不止是人,還鳥獸蟲魚,花草樹木,莫不是相伴相生,從進食可感知,從呼吸可感知,從目視耳聽均可感知,承認互緣而生,深切的體悟互緣便知善緣才是快樂的源泉,隻有與眾生和平相處,才能獲得和悅。世界時空無極,日升月落,宇宙洪荒,一切都是因為緣法的變化而變化,放棄對時空的執念,便能見到世界本身就是萬物的互緣,一物與萬物共生,一瞬與永恒共存,隻要專注現在,便能得到自在。”

靜念師太看了看眾人,見寺眾都在專心聽法,溫有恒,溫乘鬆,袁千山等人也似有所得,溫夫人也眼中發亮。也有些賓客無精打采。靜念師太繼續開口說道:“緣法無常卻有善惡,和順則善,背逆則惡。積善成德,積惡成劫,對緣法應當時時保持醒覺,不僅要謹言慎行,善惡分明,一飲一啄,一呼一吸都需關注留意,沒有一朝一夕就產生的劫難,可是一朝一夕都會累積下來,疾病紛爭,天災人禍都是如此,緣法的善惡也並非一成不變,更有一些緣法無跡可尋,或是難辨善惡,但是能夠察覺到的緣法便應能分別善惡或做出取舍,隻保留那些能讓自己和他人感到平和安樂的緣法,斷離那些會引來紛爭痛苦的緣法,如此即使劫難加身也當能安然度過。”靜念師太說到此處,風似乎百轉千回,吹的經幡翻轉盤旋,靜念師太便結語道:“南無觀世音菩薩,有德可護一方,無劫當致千秋。願諸位身和心安,和悅自在。”又看了看眾人,說道:“既然有雨,請眾位施主移步室內吧,若有疑問可單獨來問貧尼。”眾人都抬頭望了望天,感覺天色似真是陰暗了幾分。靜念師太起身鞠躬行禮,眾人便也起身鞠躬,溫有恒便領著靜念師太和寺眾來到了內堂,又自回了外廳。溫夫人和溫如霜領著女賓回內院。溫乘鬆領著男賓去到外廳,又看著袁千山點了點頭。袁千山微微一笑,看了看隨從,隨從便從他身邊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