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父說:“戶籍應是在這裏麵,就是不見了鑰匙。”慧行接過匣子,問道:“這鑰匙與家中的鑰匙是放一起的嗎?”林父答道:“記不得了,家裏的鑰匙我亦許久未見。”慧音看了看慧行手中的盒子,說道:“這鎖似都鏽上了,找到了鑰匙也未必能用,不如撬開吧。”林父覺得有理,便說道:“各位師傅稍等。”而後慧樂扶他去到廚房,找來鐵棍,又拿回盒子將鎖撬開,看戶籍果然在裏麵。林父取了林妙兒的戶籍書,對眾人說道:“眾位師傅,事不宜遲,我們這就去衙門吧。”幾人點點頭,慧樂摻著父親,幾人去到衙門,跟門口的衙役說來找靜思師太。衙役便進去稟報,稍後回來將幾人請到了書房,隻見縣令和靜思師太正在書房說話,林父便跪拜道:“拜見縣太爺。”縣令看靜思起身,便也站起來說道:“請起。”慧行四人向縣令合掌鞠躬,縣令亦合掌點頭回禮。靜思師太便叫慧樂遞上戶籍書,又對縣令說道:“方才與縣長說過,要辦度牒的便是慧樂。”縣令接過戶籍書,又看了看慧樂,說道:“即是眾位人證都在場,本縣便收回戶籍,為你簽發度牒。”
縣令將度牒寫好,又讓靜思,慧樂和林父分別簽字畫押,又查了一遍,才將度牒雙手遞給靜思師太。靜思師太雙手接過,說道:“多謝縣長。”靜思將度牒放到懷中,便對縣令鞠躬告退。縣令看了看眾人,對靜思說道:“請慢走,本縣就不送師太了。”靜思點點頭,便領著眾人出了縣衙。
靜思師太看了看林父,又看了看眾人,說道:“你們便送老人家回去吧,貧尼需去一趟醉月樓。”慧樂聽了,本來想問去醉月樓何事,又看了看父親,便與眾人一同答道:“是。”慧樂便又摻著父親往回走,走到半路,林父便氣喘籲籲,時已入午,於是幾人在路邊的一個小吃攤前駐足,慧行和慧色麵向小吃攤站著,專注於呼吸,臉上便現出平和,攤主看到是長青寺的尼姑,便請幾人坐下,又送上了幾碗青菜麵,說道:“幾位師傅,這是小人的供奉,請慢用。”幾人向攤主道了謝,默誦經文後安靜的吃著,林父看著四人從容安定的樣子,有些動容,也默默的拿起碗筷來吃麵,又覺得這麵味道實在一般。有些路人看到幾人進食時專注的樣子,便也停下來,在小攤坐著,有一些也向攤主點了吃食。幾人吃完麵,將碗筷收拾了,交給慧行,慧行拿著碗筷便要去小攤一側的水池中清洗,攤主忙接過碗筷,說道:“謝師傅,我自己清洗就行了。”慧行看了看他,說道:“南無觀世音菩薩,多謝施主。”
幾人回到林家,在客廳稍坐,林父歇息片刻,說道:“幾位師傅,我這些年來,多醉酒昏睡,不知不覺間已是老眼昏花,頭腦混沌,腰不能直,體力不濟,已是不中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