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父母之恩德心願(2 / 2)

靜儀主持問道:“你可怕醉月樓和沈五爺?”慧樂說:“徒兒不怕他們,徒兒絕不會再屈從他們,就算讓徒兒付出生命,徒兒也願意。”靜儀主持搖了搖頭,說:“你的生命隻是你的主因,不是惡緣的主因。”慧樂又想了想,問道:“惡緣的主因可是徒兒的容貌?”靜儀主持看了看她,說道:“不隻是你的容貌,還有你的情。”慧樂聽了,皺眉思索。靜儀主持繼續說道:“你往世所學的技藝,是讓人動情的技藝,而要動人需先動己,須知戲假情真,你既以情動人,自然有人回應於你。”慧樂聽了,低垂著頭,不敢看向師父。靜儀主持繼續說道:“你如今修行的首要便是不可再不自覺的動情,你可明白?”慧樂拜道:“徒兒明白。”靜儀主持點點頭,說:“你若能做到,自能斷此惡緣,你若做不到,當記得跟隨為師。”慧樂聽了,又跪俯在地道:“是”。

靜儀主持讓她起來,看著她又問道:“你可恨醉月樓和沈五爺?”慧樂答道:“徒兒如今出家修行便不恨他們了。”靜儀主持搖了搖頭,問道:“那你的羞憤何來?你是為何羞,對誰憤?”慧樂聽了,氣血上湧,臉頰緋紅,又兼胸口氣悶,說不出話來。靜儀主持說道:“你此刻不必克製,你可細細的觀想你的羞憤。”靜儀主持又問道:“你可曾知道自己為何而羞愧?”慧樂腦中先是一片空白,而後忍不住想起當日情形,自己喝下那杯催情酒,便昏昏沉沉,不能自持,任由別人將她扶回房間,更是在半醉半醒間任由沈五爺侵占了自己,而自己的身體,在痛苦中竟生出一絲愉悅。不管心中如何嫌惡都抹不掉這絲愉悅,這讓她更加痛不欲生,也正是這絲愉悅讓她羞愧難當。她想到此處,卻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隻是看了師父一眼,靜儀主持繼續對她說道:“你可知陰陽和合本是萬物賴以繁衍的途徑,在這一點上,人與其他獸類並無分別,心智未開的野獸,便是靠著身體的本能繁衍後代,身體感到愉悅並不應感到羞愧,應該感到的羞愧的是因為這種愉悅而放棄心智。聖人稱頌的貞潔也不是稱頌身體,而是稱頌心智。你如今出家修行,便是要放棄這種愉悅,而追求慈悲智慧,也要放棄一切感官的享受,而追求心智的開悟。”慧樂聽了,拜道:“是,徒兒定當好好修行。”

靜儀又細觀了她的神色,說:“你無需心急,修行需循序漸進,你且先融入寺內的生活,等你完全明白了為師的話,自能放下羞愧,當你能放下羞愧,才能明見自己的憤怒。不要以為你失去了什麼,實際上,隻要你放棄成見,你便會知道,你從未真正擁有亦未曾失去。”慧樂聽了,又拜道:“是。”靜儀主持又問:“你可有留意自己的月事?”慧樂聽了,又心亂如麻,如何回想也回想不起來自己上一次月事是什麼時候,隻得回道:“徒兒的月事本不規律。”靜儀主持看了看她,說:“無妨,你隻需知道修行亦需關照自己身體,感受。”又說道:“為師便安排你依止慧色,慧色雖未剃度,卻是自小在寺中長大的,定能好好指導你修行,你父親若不上山來,月中化緣時,你便可帶慧色回家一趟,見見你父親,得他允許可帶其上山,完成你的剃度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