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音一直坐在眾人之中,並沒有流淚,隻是虔誠的念誦著。念誦著,念誦著,她便相信爺爺是脫離了苦難,去到了一個沒有痛苦,隻有平和、喜悅的境界。慧行也堅定的念著咒文,隻是不免想起餘老離世的場景,想起師父對慧音說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慧色看著眼前熊熊的火焰,卻是悲情湧動,隱隱傷懷,便停止了念誦,靜觀呼吸,想到:“未曾醒覺的人生實在太過悲苦,困於生死就如同利劍懸頭,一刻不得安寧,更會因為死而無法找到生的意義,痛苦之中,隻有小愛予以慰藉,而這種有分別的愛心,又帶來牽掛煩惱,甚至生出貪嗔癡,輪回其中,痛苦更甚,若要解脫,便需要修行佛法,隻是醒覺不易,入佛門者終是少數,眾生皆苦,這苦海又如何能度盡?”想到此處,胸口沉悶,慧色知自己悲念成傷,便細細觀想念頭來源:“會有此念隻是因為眾生皆可開悟,而自己也不過是眾生之一,隻有勤修專注,培養定力和念力,才能體察真相,達至徹悟和解脫。”她又轉過頭去看了看旁邊的慧音,隻見她平和專注,慧色不禁感歎果然眾生皆有佛性,又想到:“此時此地並無苦難,若有機緣,我當雲遊四方,散播醒覺的種子。”想到此處心念通達,便繼續誦念咒文,更是每句咒,每個字,每個音,都飽含慈悲。
火焰不住的翻騰著,跳躍著,不知燒了多久,終於燒盡了火把,燒盡了木柴,燒盡了棺木,將一切可燒之物都化為灰燼,漸漸熄滅了。靜儀主持停止念誦,眾人也漸漸停止念誦。靜儀主持起身,眾人便也起身,靜儀主持轉向眾人,一一看向眾人,看到慧色,慧行和慧音時,眼中露出讚許之意。待查過每個人的神色,開口說道:“南無觀世音菩薩,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而後看了看慧見,轉身向一片灰燼中走去,慧見從包袱中取出備好的黑瓷罐和小鏟也跟上去。靜儀慢慢的走到灰燼中間站定,接過慧見遞過來的鏟子,仔細分辨著灰燼的顏色和顆粒,緩緩的將一些灰燼一鏟鏟鏟起來裝到黑瓷罐中。而後兩人走了回來,慧見將封好的瓷罐裹上一層白布,打好結,遞給靜儀。靜儀雙手接過,捧著走到慧音麵前,又將瓷罐遞給她,並看著她說道:“有生亦有滅,無生亦無滅。”慧音小心的接過瓷罐,而後拜到:“多謝師父。”靜儀師傅點點頭,而後幾個尼姑便去拿了原本放置在一邊的鏟子,將剩餘的灰燼掩埋,如此儀式已畢。靜儀和靜思領著眾人,慧音捧著爺爺骨灰,餘眾帶著瓦罐,鏟子等物離開了荼蘼穀。
一行人回到空觀穀時,已是午後。到了穀中膳堂見幾個大缽中放著包子,眾人分吃了,又飲了些各自帶的水。靜儀領著眾人去到華嚴堂,拜見了兩位長老和眾位師姐。而後回到外麵院子裏靜坐了約有一刻鍾,方才領著眾人繼續出發回寺了。見眾人離去,明律才開口說道:“靜儀的幾個弟子,資質看來都不錯。”明德點點頭,說:“尤其尚未剃度的慧色,小小年紀卻麵現慈悲,恐怕已入一返。”明律也點了點頭,又說道:“終是寺裏長大的,不知這入世的機緣是否也會不同尋常。”明德隻是搖了搖頭,便繼續閉目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