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父女聚慧行傳法(1 / 2)

慧行聽了,正自低頭思索,就聽溫有恒問道:“就為了此等閑言?你便憂心至此?”慧行便開口問道:“母親,先不說旁人,母親如何看待此事?”周氏看著慧行說:“我自覺在吃穿用度上不曾虧待你,隻是終比不了你親娘。”慧行說:“母親為何要和娘親比?若真要比,娘親已故去,女兒十歲後都是母親照料日常,娘親並未做什麼。”周氏沒想到慧行會如此說,想了想,又說:“我自覺沒有關懷你的學業和成長,又沒有及時了解你的想法。”慧行說:“母親為女兒請了教習師傅,還允許女兒去長青寺學習,母親做的並無不妥,若是說沒做到的,那女兒也有責任,女兒出家前以為言不如行,向來不願與人多作交流,不曾向母親稟告學業進展和自己的想法。”周氏聽了不知說什麼好。溫有恒聽了又說道:“若說你這個繼母有過錯,那我這個親生父親不是更有錯。”

慧行說:“女兒之前已說過,女兒出家修行是幸事,父親母親是真心對女兒好,才能成全此事。”而後看父母麵色緩和,又說道:“有此等閑言傳出,想來是因為有人屬意霜兒而想考究其品行。若是聽信此等閑言的人家,母親也應考量是不是值得霜兒托付。”溫有恒聽了也點點頭,說道:“若是如此是非不分的人家,我溫家也不屑與其結親。”慧行便再說道:“且請父親母親寬心,既是謠言,遲早會自動止息,母親還是應該多想想正法。”周氏聽了,便問道:“你可有何正法?”慧行略一思量,說道:“女兒有幾個建議稟告母親,一來,母親可去長青寺內小住,好好休養休養,霜兒若是願意,也可同行,趁機也學些佛法。二來,溫家本是行醫世家,慈悲為懷,但凡有修橋鋪路,施粥舍藥的善事,母親不必自己籌算,可與父親商議,父親定也願意多出些物力。三來,可以安排霜兒和鬆兒去參加些各寺觀的法會,以增長見聞交遊。四來,母親本是師父親授五戒的在家弟子,可與師父商討在溫家舉行供佛宴,宴請師父或某位師太前來說法,再廣邀親朋參加,如此旁人自可感知溫家的家風。”

周氏聽了,起身鞠躬行禮道:“我仍要叫你一聲慧行師傅:多謝慧行師傅開示。”慧行也起身回禮。溫有恒看了看妻女,便也站起來說:“好了,我們再去院子裏坐坐,叫霜兒和鬆兒出來見見。”三人便依言回到院子裏,周氏又叫桂香去請溫如霜和溫乘鬆來。溫如霜很快就來了,看見慧行,親近的過去喊道:“大姐姐。”慧行微笑點頭。周氏說:“你大姐姐如今是出家修行的人,你該向她行佛禮。”溫如霜聽了,便向慧行行佛禮,問道:“大姐姐今日怎麼有空回家來?”慧行回禮說:“我今日請父親去寺裏出診,便來看看你和鬆兒。”溫如霜聽了,又往慧行身邊湊了湊,悄聲說道:“大姐姐你救救弟弟吧,他天天被爹關在房裏看醫書,都快憋出病來了。”慧行聽了,還未答話,溫有恒便看著溫如霜說:“你是不是想去陪鬆兒一起讀?”溫如霜聽了,躲在了慧行身後。慧行便拍了拍她的手,說道:“你近日又在忙什麼?”溫如霜說:“我在練刺繡,真說起來還不如讀醫書呢。”慧行說:“那你去讀些醫書也不錯,不求治病救人,隻求保重自身。”溫如霜聽了點點頭,看向溫有恒問道:“爹爹肯教我嗎?”溫有恒說:“我何時說不教你,是你一直都有借口不學,如今不必我教你,讓鬆兒教你就行了。”而後,溫乘鬆也來了,見了慧行,便向她行禮道:“慧行師傅。”慧行便回了禮,問了些他學業的事,溫乘鬆都一一作答,溫如霜又跟弟弟問學醫的事。又坐了一刻,管家來報馬車已備好,溫有恒便辭別了家人,帶著慧行從溫家出發,坐馬車前往長青寺。

父女兩人坐在馬車上,溫有恒看慧行始終神色平和,自己也感到很安定,便說道:“我如今才算明白你為何要出家修行。”慧行笑了笑,說道:“父親若是願意,女兒也可告知父親禪坐之法。”溫有恒聽了,不解的問道:“修行之法可以隨意傳人的嗎?”慧行答道:“修習醒覺之法,因醒覺至了解,因了解知慈悲,慈悲之道便是醒覺之道,因此便無法不可傳,無人不可度。”溫有恒聽了,深有觸動,說道:“等鬆兒成人,繼承了家業,為父也當找個寺廟,出家修行。”慧行說:“修行佛法便知無常,因無常性,考慮過去或將來都無意義,父親若是願意,便當從此刻開始修行。”溫有恒聽了便讓慧行教他修行之法。慧行便給溫有恒講了觀息。兩人一路修習,不知不覺間,已到了長青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