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謝家畫閣中天起 王孫輕狂淺喜愁(1 / 2)

滄水城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當屬城外十裏梅花林裏的那座青玉小樓。

青玉小樓名喚“桃枝”,取“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音。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這小樓自建起之時,便不曾停過歌聲,每逢佳節之日,更是不分晝夜地歡騰熱鬧,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王孫看不足,似是要把紅塵煩惱,統統消磨在這無盡的歌聲裏。

這一處唯有歡聲笑語而無一絲人間煙火氣息的青玉小樓,樓主竟是一位年芳不過十六,美如冠玉的公子,別看他年紀雖不大,卻是城中出了名的花花少爺。

公子身世顯赫,自小為東宮太子陪讀,父親又是朝中太子太傅,前些年被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實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含了金湯匙出生的公子名為謝梨安。

傳聞他出生時,滿城梨花盡開放,惹得已是暖日和風的綠春,一夜間回到了白雪冬天。謝老爺拾花為名,取謝梨二字,卻又因屋外烏鴉啼叫,惹得人心神不寧,便又加了個安字,寓意安安寧寧。

並不是甚麼寄托之名,偏偏是這個公子,總能招惹是非風波。

那一日,正是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落花狼藉酒闌珊,笙歌醉夢間。青玉小樓內,謝梨安醉臥在笙歌鼎沸中,細算來他已有三日三夜不曾好生安息,此刻已是雙眼迷離,分不清白晝與燭光。

服侍他的小書童墨軒看不得眼,便推開一群歡歌不絕的王孫公子碧玉佳人,將謝梨安扶了出來。許是流連於歌舞不忍安靜,他還連連將墨軒推開,卻終敵不過一身疲憊,倚在墨軒身上便見了周公。

墨軒雖是無奈,卻見慣了此種場景,便也輕車熟路地將他扶至三樓的臥房裏。

這臥房不似樓下,沒一點脂粉氣,竟有一股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的清雅。墨軒其實一直不明白,少爺的內心明明是個喜靜之人,為什麼偏偏造了這麼一處人間瑤池。

服侍謝梨安睡下,墨軒也有些困倦,便在桌邊打了個盹兒。這一輪小憩可是實在,連輕夢也沒有一個。

也不知過了多久,卻聽一聲長歎,墨軒陡然驚醒。睜眼隻見少爺已經醒來,正靠在窗邊看窗外隻剩殘紅的梅林。

墨軒趕忙走過來,神神秘秘地說道:“少爺,我聽聞燕雙公主逃跑了。”

原以為少爺會麵露倉皇之態,可墨軒卻根本沒有等到他的回應。隻見謝梨安似是不曾聽見一般自顧取了桌上的茶壺看來,他小心翼翼捧著茶壺左右看了看,不曾抬眼地問道:“這壺可是不久之前秦家公子送的那個翡翠鬆柏常青壺?”

墨軒愣了一下,繼而點了點頭道:“正是,我見它好看得很,便擅自取來與少爺泡了壺茶。但聽顧總管說,再好的翡翠壺也不及紫砂的一星半點,也不知是真是假。”

謝梨安淡然笑道:“顧總管不愧也是見過不少稀罕物的人,說的話總有那麼幾分道理。”

墨軒聽出話中之意,有些委屈道:“我見少爺這幾日似是有些不悅,便想著法子討好與你,不曾想還做錯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