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麵臨新挑戰(1 / 3)

四六

麵臨新挑戰

風雲突變

就在兩岸關係順利發展的時候,3月18日,台灣部分團體和學生\"反服貿抗爭\"事件暴發,也稱“太陽花”學運。

2014年3月17日,台灣地區\"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等8個委員會,聯席初審《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張慶忠,在混亂中宣布:服貿審查超過3個月,依法視為已審查,送立法院院會存查,引發部分人士不滿。3月18日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等民間團體和學生晚間突破立法院警力,占領立法院議場。19日晚間,針對台灣部分團體和學生聚集台\"立法院\"抗議《兩岸服貿協議》。

23日早晨,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首度出麵正式回應。同日晚逾千名學運分子突破警方防線,衝入台灣\"行政院\"。

2014年3月29日下午,以反服貿為主調的台灣學運陷入僵局,島內陸續出現其他聲音,警眷與警友發起的\"康乃馨運動\"

2014年4月10日,台灣部分團體和學生\"反服貿抗爭\"事件結束。

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4日社論說,該事件是台灣民主發展史上最黑暗的一夜,更是台灣治安史上最蒙羞的一夜,一群自稱是學生、打著反“服貿協議”旗幟的人繼非法占領了“立法院”後,又再度非法攻占了“行政院”,不但將“行政院”的窗戶打破,破壞了機電等相關設備,使得若幹警察在過程中受傷,這樣的舉動已經是嚴重違法。

除此之外,有人提供油壓剪與鋁製樓梯供這群人士攻占“行政院”,很顯然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學生行為,而是有人在幕後操控,奉勸這些人士中真正的學生趕緊回校上課,充實專業知識才是正道,切莫被有心人士利用。

“太陽花”學運,使得台灣政治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國民黨在應對這一動蕩局勢中,內部發生了分歧,由此黨內派係紛爭激烈。而對手民進黨,則十分有效的利用了這一局麵,加大了對國民黨的政治打擊和清算。在其後的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中,民進黨加緊布局。

2014年11月29日,台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於當日進行投票,選舉產生了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裏長等。據台灣當局選務主管機關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獲得6席,民進黨獲得13席,另有3席為無黨籍。國民黨方麵29日晚間承認遭遇極大挫折,表示將盡快提改革方案。黨主席馬英九因敗選而辭去黨主席,由朱立倫繼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台灣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江宜樺29日晚間宣布請辭,稍後得到馬英九批準。國民黨秘書長曾永權晚間請辭也獲準。

對於這次敗選,馬英九說,沒有時間沮喪,未來將麵臨更艱難的選戰,國民黨將真誠改革,努力達成選民訴求,展現誠意,撥雲見日。馬英九強調,國民黨不會被輕易擊倒,現在擦去淚水、繼續站起來。“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現在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消沉而是積極,要思考如何改革,很快要麵對更艱難的挑戰,忍辱負重,更努力達成選民付托”。

兩岸領導人會麵

2015年11月7日下午,中共總書記習X平、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兩位先生在新加坡會麵。跨越66年的時空,長達80秒的握手,將兩岸領導人的會麵,定格在曆史中。

兩岸領導人這一跨越66年的首次會麵,是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裏程碑,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兩岸雙方以相互尊重和建設性的態度,圍繞推進和平發展、致力民族複興的主題,就兩岸關係相關問題坦誠交換意見,達成積極共識。會後,兩岸領導人在親切、輕鬆的氣氛中共進晚餐。

兩岸領導人會麵舉世矚目。 消息甫一宣布,猶如石破天驚,在兩岸和國際社會引起強烈反響。連日來,兩岸和國際主流媒體大篇幅報道並進行深入解讀。兩岸同胞紛紛表達肯定和期許,認為這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台灣各界和社會團體多表認同和支持,輿論普遍認為對兩岸關係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包括美日在內的許多國家也在第一時間紛紛表示歡迎,對會麵成果給予積極評價。

1949年以來,兩岸曾經長期對峙隔絕,給無數家庭留下刻骨銘心的傷痛和無法彌補的遺憾。這是一段民族辛酸史。然而海峽隔不斷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兄弟親情,擋不住兩岸同胞對家人團聚的熱切期望,終於在上世紀80年代衝開了封閉已久的大門。近30多年來,兩岸同胞交往互動日趨頻繁,各領域交流合作穩步推進。特別是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取得一係列重大進展,兩岸領導人會麵條件漸趨成熟。兩岸領導人會麵得以實現,來自於兩岸雙方和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得益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累積的豐碩成果,可以說是兩岸民心所向,兩岸關係發展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