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七重密碼(1 / 2)

生活,對於大多數的人來,是一個沉重的詞語。有人麵朝黃土,背向青天,有人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無論社會怎麼走向墮落,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活著,掙紮著。歸結於一種輪回的宿命。

在走路都害怕穿越了的年代,每個人的大部分光陰都在尋找自己,對於那些特殊的人來說,或許,創造新秩序,在他們的世界裏,唯我獨尊,才是這些天才們熱愛幹的事情。

“劈劈拍拍,劈劈拍拍!”

中央情報局裏,副局長楊傲把鍵盤敲得山響,如果那鍵盤不是以特殊材料製成,恐怕早就報廢了。讓人驚訝的不止是他敲鍵盤的力度。每敲下一個鍵盤,絲毫沒有遲疑,完全是行雲流水,如奏仙樂。而且從速度來看,其變態程度,很容易讓人懷疑此人是不是有間歇性精神病。

楊傲,三十歲,戴一副金邊眼鏡,瘦骨嶙峋的。幾乎每次和老婆床第之歡,都被老婆損曰“硌得慌”,情誌壓抑,加上一副猥瑣被人瞧不起的容貌,性格孤僻,很少與人交往。

但是在中情局工作的人都知道,楊傲外貌雖然不出眾,在計算機領域,卻是一個傳奇。五次中美黑客大戰,楊傲都扮演著中方極為強硬的角色,攻城掠地,奮力廝殺,捍衛國家尊嚴。當然,這些也少不了民間黑帽子的功勞。

民間黑客力量的格局十分複雜,綠色兵團,紅客聯盟,中國黑客聯盟,黑客基地四大黑客組織占據了民間黑客力量的半壁江山。其它少數的不出名的黑客組織,也極力躋身這個榜單。

“嘀嘀嘀滴!”

中央情報局主機房裏,中央主機發出急促響亮的報警聲,楊傲警覺的神經被觸動一下,“噌”地站起來,速度之快,形如鬼魅,令人匪夷所思。中央情報局局長盧剛明眼睛瞪得像個雞蛋,盯著楊傲那空蕩蕩的卻還在搖晃的空椅子,不禁自言自語:“這家夥,怕是外星來的。”

幹IT這行的,有個說法就是這行是吃年輕飯,三十歲還在碼代碼的,一輩子也許就是個苦力了。中央情報局裏,幾乎大部分人都是苦力,而且不僅僅如此,一旦有什麼大的進攻行動,或者防禦行動,沒日沒夜連軸轉不過是稀鬆平常的事情罷了。盧剛明才三十五歲,卻已經禿頂了,光禿禿的頭頂像半個皮球,油光可鑒,深陷的眼眶像木雕的紋理,一雙高度近視眼象征性的掛在耳朵上,不時地需要他推鏡框。

房間裏,其它工作人員都沒有被防火牆的報警聲驚動,而是各自有條不紊的忙著自己的工作,顯示了良好的工作作風和心理素質。

“什麼情況!”盧剛明走進主機房,問楊傲道。

“奶奶地,有人對中央情報局的網段進行嗅探,IP估計要暴露了!”楊傲埋頭控製器,叼也沒叼盧剛明。

對於楊傲這樣傲慢的工作作風,盧剛明早已經習慣了。雖然很想提出來,但是畢竟人家技術擺在那裏,又願意去幹,自己何不樂得優哉遊哉,讓他放手去幹,還可以博得個開明的名聲。這麼想著,他走出主機室,布置應對方案去了。

作為老牌的安全人員,其實不用多問,知道有人對中央情報局網段開始嗅探掃描,也就意味著敵人的入侵甚至是攻擊就要開始了。入侵,防禦,對於他們的生活,就像普通人的起床,睡覺那麼平常。但是他的平淡和鎮定,似乎顯得太早了。

莫裏斯,美國國家計算機安全中心(隸屬於美國安全局NSA)首席科學家的兒子,康奈爾大學的高材生,在1988年的第一次工作過程中戲劇性地散播出了網絡蠕蟲病毒後,“Hacker”一詞開始在英語中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在那次的事故中成千上萬的電腦受到了影響,並導致了部分電腦崩潰。可以說,網絡病毒走向網絡入侵的主流,就是從他開始

大屠殺2600的據點在紐約市諾頓郊區的一座別墅裏,莫裏斯就是大屠殺2600的負責人之一。這個美國本土的民間黑客組織,擁有著超級豪華的黑客陣容卻不為外人所知,兩年來,通過莫裏斯的努力,大屠殺幾乎一躍成為全世界最具實力的黑客組織。

深藍的眼睛,頎長的身軀,微卷的黃發,精致的五官,儼然一個標準的美男子。

莫裏斯緊盯屏幕,命令提示行裏,無數的數據湧動,但是對於莫裏斯來說,這些數據,就像小溪歸入了大海。

“哦?IP還在變換,小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