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大院,偌大的院子裏,丫鬟仆人穿梭其間,人人臉上喜氣洋洋。大院處處張燈結彩,門庭處,兩盞大紅燈籠相映生輝。門口的林管家正迎接著一撥一撥的客人。客人中,不乏大人物的身影,上至吏戶部上書,下至地方官吏。要說這楊家的管家,那自是不同於別處,麵對這些登門祝賀的官員自是一笑了之。這一笑,對於朝中要員來說,那已是給足了麵子,對於地方小吏,那便是三生有幸,祖上積德了,一個管家尚有如此能耐,那這家的主人又是何方神聖呢?要說楊家是什麼地位,憑什麼這麼大派頭,那就可有淵源了。話說宋太祖趙匡胤打天下時,楊家祖上楊業幫其立下汗馬功勞。其後,楊家兒女代代英豪,幫宋朝北抗契丹,南平四夷。可以說,宋朝的曆史有半部是楊家的家史,楊家滿門忠烈,可歌可泣。泱泱大宋這一繁榮盛世的背後是多少位楊家兒女疆場的馬革裹屍。楊家世代封侯,雖位高權重,但卻門丁淡薄。如今已是楊業的第五代傳人,楊喧。今天是楊喧貴子滿月的日子。朝中要員紛紛登門慶賀,屆時,皇帝也要過來慶賀。
“皇上駕到。”隨著這一聲吆喝,一座金色鑾駕出現在林家的正門口。文武百官自是紛紛讓道,伏地三呼萬歲。皇上在左右的攙扶下緩緩步下鑾駕來。“眾愛卿平身!”仁宗擺手示意到。今天的仁宗自是與別日不同,笑得格外爽朗。金衫一擺,大步往正門跨來。
一個寬闊的身影匆匆的從正廳跑來,看到皇上已逾第二堂門前。跑上前去,正欲跪拜,仁宗一把攙住他。“愛卿,免禮吧!我們之間就不要在乎這些俗禮了。”“皇上,君臣有別,君臣之禮不可廢。”楊喧還欲下拜,卻被皇上一把扶起。“哈哈,今天是你兒滿月之日,君臣之禮就暫免吧,今天你是主,我是客,要的是賓主盡歡。眾愛卿,你們說是不是啊?”仁宗大袖一揮,其下已是附聲一片。“謝皇上聖恩。”
“走,愛卿,讓我們一同去看看那個窩在繈褓的小兒郎吧!”“犬子有幸,滿月便得目睹龍顏威儀。”畢竟君臣有別,揚喧有些局促。“你楊家滿門英豪,虎父必然無犬子。”仁宗的這話可謂是收買人心。“皇上謬讚了。”說完這話,皇上已是手挽著林喧步入了正廳,其後便是文武百官。
“皇上請上坐。”楊喧在皇上右側坐定。一旁的丫鬟仆人早以備上瓜果香茗。楊徵的奶娘也進入內室抱徵兒去了。
“皇上,請喝茶。”楊喧遞上一杯剛泡好的清茶與身側的皇上。“愛卿,不用多禮。”仁宗一邊品著茶,一邊笑著說到:“愛卿,你還不消說,朕心裏還真有些激動,真想知道這個孩子長什麼樣啊!”此時的仁宗沒有了往日的威儀,到是象一個久逢的故人。“犬子陋像,怕是要讓皇上失望了”那怕心裏一萬個歡喜,楊喧在言辭上也是絲毫不露。“愛卿,真會說笑,我敏兒也剛滿月,要不咱倆定個娃娃親如何?”也不知道今天皇上唱的哪門子戲,這跳躍的思維讓林喧有點無所適從,趕緊跪拜到:“九公主千金之體,犬兒自是無此福分。”皇上也從座位上起來,扶住楊喧道:“愛卿,起來再說,你看,今天不是說不講君臣之禮嘛,又來這些俗套。朕如此安排,自是有所分寸,你楊家在朝中無人能出其右,楊家兒女個個英武非凡,才華橫溢。吾兒許配與你,也算的上是門當戶對。”可是。。。”這突如起來的安排多少讓人有些難以接受,楊喧自然也是有些踟躇。“怎麼,愛卿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嗎?”皇上言語中似有幾分不滿,君意實難測,生殺與奪那都是一時間之事。楊喧自是察覺到了這絲苗頭,言語之間自然而然有些擔待。“皇上,微臣隻是認為吾兒與九公主年紀尚幼,如此早早的定下親事,恐怕。。。”要說這事乃是世上難有的好事,但楊喧卻是滿臉憂愁,言語間也有推脫之意。“愛卿無須多慮,此事就這樣定下來吧!”皇上言辭強硬,這一說已是再無周旋的餘地,沒想到堂堂一代明君,也有潑皮無賴的時候,關鍵是還沒人敢忤逆他的意思,這招霸王硬上弓的招駙馬事件也就此塵埃落定。事到如今,楊喧也便隻有應下來的分。須知這九公主乃是皇上最寵愛的宜妃所生,從小便是萬千寵愛與一身。所有這門親事,林喧可謂是喜憂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