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歌唱祖國》(1 / 2)

祖國,是哺育中華兒女的母親,每個中華兒女都會深深地依戀著敬愛的祖國。中國,是華夏子孫生長的地方,所有華夏子孫都會無比地熱愛的中國。

今天,當社會主義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時候,沒有什麼能比頌歌更好地表達各民族兒女濃厚而真摯、豪邁而熱烈的感情。

今天,當億萬國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正豪情滿懷地跨越新世紀、走進新時代、為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之際,一曲曲歌唱祖國的頌歌,回蕩在中華大地的四麵八方。

《歌唱祖國》

——激情澎湃的祖國頌歌

《歌唱祖國》,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更是一首激情澎湃、鬥誌昂揚的祖國頌歌。她伴隨著新中國幾代人的成長與奮鬥曆程,見證了新中國六十年的光輝曆史,成為了中華兒女熱愛祖國、讚頌祖國的主旋律。今天,在神州大地,凡是國家重大的國務活動和外事活動中,凡是喜慶的節日和民眾的聚會中,都能聽到這首久唱不衰的祖國頌歌。

(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慶典,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在歡騰的人群中,有一位年青作曲家,他叫王莘。王莘親眼目睹了天安門廣場紅旗如海、歌聲如潮的景象,親眼見到毛澤東主席親自升起第一麵五星紅旗。他的心情無比的激動,決心要寫一首歌頌祖國、歌頌人民的歌曲。

1950年9月,年輕的共和國即將迎來她的周歲生日。年輕作曲家王莘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北京。他穿過長長的皇宮古道,仰望著藍天下的天安門,微風拂麵,作曲家的那顆心怦然而動。尤其是當王莘看到天安門廣場上為參加國慶儀式而正在操練的少先隊員,更加心潮起伏、萬分激動,創作靈感立即迸發出來。王莘後來回憶說,在天安門廣場,當我看到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城樓上掛著大紅宮燈,看到一隊隊的少先隊員,哎呀,這個情景當時感動了我。我就站在三座門,左右看著他們。那些孩子們非常高興地打著鼓,吹著號,舉著花束,喊著毛主席萬歲。我腦子裏後來靈機一動,靈感一下子就來了。

在回去的車上,王莘既作詞又譜曲,一氣嗬成地完成了《歌唱祖國》的創作:“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革命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回到天津後,王莘請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趙行道為這首歌譜寫了鋼琴伴奏。王莘說:“《歌唱祖國》這首歌是感情本身的流露,人民共同心願的流露,是人民共同的呼聲。我隻不過是替人民把心裏的話喊出來了,這是代表了人民的呼聲,是真正的中國人民的一種內心的呼聲,我不過是給記錄記錄音符罷了。”

1950年10月的一天,在天津耀華中學禮堂舉行了《歌唱祖國》的首場公演,作曲家兼作詞家王莘親自上台指揮,當時年僅19歲的王巍領唱。公演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引起了轟動。這給了王莘很大的信心。公演結束後,王莘又帶著這首歌到了天津的一些大學、和工廠進行演出。很快,《歌唱祖國》在天津的學校、工廠裏傳開。1951年,北京工人合唱團把《歌唱祖國》這首歌錄了下來,並在北京電台播放,從此,《歌唱祖國》的歌聲便飛向了全國。1951年年底,中央樂團演唱了《歌唱祖國》,並由當時的中國唱片廠錄製成了新中國的第一批唱片。1951年10月1日,新中國的第二個誕辰紀念日,根據國家文化部的通知,《歌唱祖國》與《國歌》一起在各地“整齊地熱烈地唱出來”。

有一則有趣的花絮:1951年初秋,著名詩人艾青在北京讀到了《歌唱祖國》的歌詞,他讀後十分激動。於是,他便把這首歌發表在自己任副主編的《人民文學》上。艾青具有深厚的文學功底他幫助王莘修改了兩處歌詞。一是把原句“五千年文化輝煌燦爛”改成了“獨立自由是我們的理想”,另一處則是把原句中“我們戰勝了一切苦難,我們把敵人趕出邊疆”改成了“我們戰勝了多少苦難,才得到今天的解放”。通過這樣的修改,《歌唱祖國》的歌詞從整體上看便顯得更加大氣磅礴,更加鏗鏘有力。歌詞在《人民文學》上發表之後,艾青特地打電話給王莘,表達了自己修改歌詞的用心。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歌唱祖國》傳遍祖國大地,它已經作為共和國獲得新生與自由的見證而載入史冊。它激勵了無數的中國人為建設祖國發憤圖強、奉獻青春。

詞曲作者簡介

王莘(1918~2007),原名王莘耕,江蘇無錫人。1938年入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係,受聶耳、冼星海的影響很大。1939年開始從事音樂創作,後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幹部進修班學習。曆任天津市音樂工作團團長,天津市歌舞劇院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天津分會主席,天津文聯副主席等。代表作品有歌曲《歌唱祖國》、《隻因立功喜報到了家》等。

《歌唱祖國》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勝利歌聲多麼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