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不是進入正科級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問題倒不是特別大。畢竟後備人選,隻是“後備”之用,並不是真正的實質領導幹部。今後要提拔領導幹部,也不能省略考察、票決程序。因此這原本也隻是可爭、可不爭的事情。
但,到了這個地步,事情卻已經完全變了樣子!
如果這次胡小英不爭取,就會至少造成兩個方麵的嚴重後果:一方麵梁健今後的提拔任用可能會就此成為難題,雖然後備幹部人選不一定要提拔,但提拔的人選除非有特殊情況,一般要從後備幹部中產生,假如這次梁健進入不了後備庫,以後萬一想要重用他,周其同、朱庸良等人,肯定就會提出,梁健都不是後備幹部人選,怎麼能提拔?後備人選中還有不少人沒提拔呢,為什麼不用他們?這話很難反駁。另一方麵,常委會的風向可能就會偏轉,經過上次胡小英在常委會上的據理力爭,目前常委們也已經看到了胡小英的強硬一麵,對她的印象正在好轉,這次後備幹部推薦本身就是胡小英提出的事情,如果最終的人選卻掌握在其他人手中,大家就會感覺她在人事問題上失控了,並不能說了算,最終導致大家又會向掌握主動權的周其同他們靠攏。基於這兩點,胡小英在這場PK中真的可以說輸不起!
現在的問題是,胡小英該怎麼說,才能將不利於她的風向撥回來。胡小英看到正在一邊無所事事地把水筆放在右手拇指和食指指尖轉動的朱庸良,心中一動,剛才,朱庸良雖然補充了情況,但並沒有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胡小英就說:“朱部長,你剛才補充了幾點說明,但這並不是你的個人意見,你作為區委組織部部長,對幹部情況最熟悉,還是說說你的意見吧!”
胡小英之所以問朱庸良,倒並不是對朱庸良抱有什麼期待。她知道,直到目前為止,朱庸良都是周其同的死黨,這一點在近期內肯定無法改變。那麼她為什麼還要問?豈非明知故問!
其實,胡小英去問朱庸良,也並不是經過深思熟慮,不過緊急時刻,心念一動,就開口問了朱庸良。這不過是憑借著自己的官場經驗,走出的一步,這一問,可以緩衝周其同的問題,給自己尋找對策留下時間。
朱庸良見胡小英問自己,不能不作聲,停下了手中的筆,說:“胡書記,關於剛才萬書記所說,我也是非常讚同。不能簡單以票取人。不過,從私下裏說,這次我還真有點希望‘以票取人’。”
聽朱庸良這麼說,萬康朝他看了過去,其他常委的目光也看向他。朱庸良見有人對他的話有反應,就故作幽默地道:“為什麼呢!因為這裏涉及到剛才萬書記提到的梁健。梁健是我們組織部的副部長,是一名組工幹部,從感情上來說,我肯定是希望梁健這個小夥子,能夠進入正科級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嘛!這樣也是我們組織部臉上有光的事情啊!這就是我為什麼希望‘以票取人’的原因,他排在推薦票的第三,按理肯定能夠進……但是……”
大家知道朱庸良的話肯定還沒完。坐在彙報席上的薑岩,對朱庸良說話的藝術,把死的都能說成活的,把假的說得就跟真的一樣那種本領,簡直由衷的佩服。薑岩想起,那次朱庸良告訴自己,到了常委會上你就會知道我的用意。坐在這裏,聽著朱庸良侃侃而談,薑岩終於明白了朱庸良以退為進的道理!他把梁健放入名單,是想讓其他的人,就梁健的問題開展爭論,到時候自己再話鋒一轉,踩梁健一腳,使得梁健徹底沒戲。
果然,朱庸良繼續說:“但是,我們做事情,肯定是不能徇私情的,組織部的原則,就是公正公平,特別是在幹部使用上,我們不能搞‘近水樓台先得月’,更不能搞“燈下黑”。所以,盡管我作為梁健的直接領導,非常希望梁健能夠進入正科級領導幹部後備人選,但鑒於梁健同誌在推薦會議上出的錯,反映出其工作能力也好、工作責任心也好等方麵都存在問題,我也隻能忍痛割愛,我同意萬康書記的意見,不把梁健列入後備人選。”
如果您覺得《極品升官》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6/6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