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靈覺呢——”廉如海老臉一紅,嚅囁也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個靈覺,等你有機會了去找一個叫高玄法師的老神棍問問就清楚了,他便是這一代占驗派的大法師,靈覺極佳,自幼便開了天眼,所占之事無不應驗。”
唐雲聽的一愣,先是從閔伯父口中得知元力的存在,如今又得聞天眼通,這個世界還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存在呢,想到這裏,唐雲竟感到一種莫名的後怕。
“之前我以為就分天道和元道,如今冒出來個靈道,人的資質到底有幾種呢?”唐雲急問道。
“有幾種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武途就那三種資質,除過體魄資質比較盛行之外,其餘兩種老子都隻是聽聞,從沒見識過。”廉如海聳了聳肩,一臉無所謂道:“管他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知道了有如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隻要應命而為便可,這些事你若興趣,去問你閔伯父,我也不甚清楚。”
“你小子又亂打岔,怎麼說著又跑題了。”廉如海抱怨一聲,有重新躺倒,眯起了眼睛。
占驗派收徒十分嚴苛,非擁有上佳靈覺資質的人不收,所以這一派也是人才凋敝,傳承細微。但與別派不同,占驗派的錢途卻十分疏通。
若是太平盛世,占驗小派也沒人在意,更不會有人搶占其生意。但是放到戰亂時代,這一行當自然就會被別派眼紅,所以道教分裂後(當時四派並立,陳隨還沒有光複積善,一統四派)占驗派的處境自然十分艱難,沒有錢途不要緊,但是招牌若被搞砸了,整個占驗派就毀了。
當時占驗派的大法師便帶著祖師爺傳下來的兩大奇書《易經》和《天象》隱匿山林,直到十五年後才帶著星宿榜複出,並自詡為神機真人。沒想到的是此次下山竟然一舉成名,成為各大藩王競相恭迎的神人。
至此這位大法師終於可以為占驗派正名,並立星宿榜以傳承後世,羽化之時,曾傲言道:“盛伏亂出,榜上有名者,當世豪俊也。以此榜傳之,則占驗之名流芳。”
“這位神機真人與天易道人孰早孰晚?”唐雲聽廉伯父之言,這二人當屬於同一時代,若神機真人盛名如此,天易道人有如何能立積善為正統,使其餘三派歸附。
“沒錯,這兩個先賢確實同屬一個時期,無論成名早晚,還是名氣之盛,神機真人都要勝出幾籌,但神機真人通天眼,洞悉乾坤,自然知人之未知,不僅將道教正統之位讓給積善派,還率領占驗派主動歸附,可謂一代奇人。”廉如海不無喟歎道:“都已經是二百年前的事情了,也是這三朝來道教第一次分裂。”
“難道是宗朝的三藩之亂?三藩之亂便發生在二百六十年前。”唐雲身子猛地彈起,訝然道,“宗朝的正史中並沒有關於道教分裂複又統一的記載啊。”
“所以呢?有些東西是不能相信的。正史中的不一定對,野史中的也不一定就是胡言。”廉如海悶哼道,“所以老子才不屑讀史,連那些兵書都懶得去讀,隻喜歡聽說書先生說段大戲,想當咱可是黏箔裏常坐的詢家。”
黏箔就是開書館的,詢家就是聽書的。廉如海放蕩不羈,從沒尊過何人,不想卻將使短家夥的(指說書人)尊為先生,唐雲也算開了耳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