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是在二百年前。”閔君臣臉色陰沉不定,隻是在講述的空當不住的猛灌烈酒,因為身體的顫抖是不由自己的,必須用酒來麻痹。
南冥鬼山一瞬間傳遍八域,舉國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朝野上下震動莫名,此時的光明王已達入化境界,親率朝都十萬精兵十萬火急的趕赴南冥海域。
五千艘戰船浩浩湯湯的向鬼山駛去,十萬人馬方登上鬼山,平靜了半年的海域異象又起,擎天水柱憑空再現,整個海域又仿佛變成了煉獄,滔天巨浪向四處擴張,將光明王和十萬部下緊緊困在鬼山上,不等朝臣率舉國之師前來救駕,整個鬼山突兀的消沉在海中,無蹤無跡,令人愕然。
雄才偉略的光明王就這樣被鬼山帶走,可想而知那時的八域是何等的混亂,悲痛之餘,無奈之下,朝臣隻得重新擇主,於是光明王的孫子光耀王繼位,這才稍微穩住混亂的局麵,但是光明王的消失無疑成為整個光明朝最大的陰影。
一百年過去了,就在百姓漸漸忘卻那段恐怖最悲痛的時期之時,一艘破敗的樓船無聲無息的停靠在南冥近海。
除卻樓船的破敗不說,便那塗滿黑漆的船身,還有船頭斑駁掉渣閃爍著金光的“慈悲之眼”,人們也猜的到這是什麼船,那隻金眼正是光明王軍隊的圖徽,曆時百年,當時被鬼山卷走的五千戰船,竟然潛回來一艘,任誰也猜不透這其中的秘辛。
朝野再次震動,但是仔仔細細搜索了幾十遍,除過裝在檀木盒中的三本羊皮書卷,整個樓船竟是空空如也,什麼也無。
“那本書難道就是佛國城的傳世三寶?”唐雲屏息凝神,生怕漏過了任何一句話。
除過檀木盒中的三本羊皮書卷,其實還有一封光明王親筆的遺詔。沒有人知道此遺詔書於何年,因為光明王在世時從未提過此事。
經過光照王(光照王是光耀王之子)和朝臣商議後,決定遵循光明王的遺詔所寫的那樣,將三本羊皮書卷交與滇牧州佛國城主保管,傳承後世。
當時人們也打開過那三本書,卻發現上麵一字也無,無論用什麼方法查驗都不能使三本書空白的書頁浮現出字跡來,當然極端的方法比如浸水火燒是不被允許的。
“啊?難道,難道我這本書是真跡,沒有被人掉包,因為書本來就是空白的。”唐雲聽到這裏驚呼而起,顯得激動莫名,臉因興奮而變得通紅。
“沒錯,說了這麼一大堆,就是想告訴你,你不用感到內疚,因為你拚死守護的東西還在,一直都在。”閔君臣一臉釋然,輕聲道。
“那這書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光明王到底發生了什麼?”真相大白過後,唐雲如釋重負。
光明朝時的元道宗可是最鼎盛時期,光明消失百年後,在釋教中出現了一位實力僅次於光明王的存在,他就是佛智和尚。
朝臣實在沒有辦法破解光明王遺存下來的三本奇書,雖然很想知道書中所書,又怕書中的內容牽扯光明朝的根基,畢竟當時光明王消失的時候,是朝臣擅作主張擁護光耀為王。畢竟已經是百年前的事情了,就讓秘密成為永遠的秘密吧,於是三本奇書被原封不動的秘藏在佛國城的藏經樓中。
而佛智和尚正是佛國城的大法師。三本奇書幾經波折終於傳到了佛智和尚手中,知道這時三本奇書的秘密才被揭開,但由於書中所記述太過聳人聽聞,至死佛智和尚都沒有將其中的秘密公之於眾,隻是將讀書的法門秘傳給其子弟。
“究竟如何才能讀得此書?”唐雲雙手捧著羊皮書卷,因興奮而渾身顫抖不止,可見唐雲是多麼想了解書中的秘辛,了解父親為何如此執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