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1 / 2)

陽春二月暢春園高枝上喜鵲報喜,園外往來的忙碌聲不絕於耳,許些個夫人們吃茶說聊了會,皇後身邊的嬤嬤迎眾人去園子裏看戲。 年輕的姑娘們坐不住,隻一會子工夫便紛紛尋了借口去外頭玩。 行蕪支開了夏行惜獨自轉了圈,倏而緩了腳步停在了一棵桃花樹下,這是整片桃林中最大的一棵,十幾人才能環抱住它的主幹,不似其他樹一樣開得大好,這棵樹的樹幹斑斑駁駁,行蕪右手輕輕地撫上了那深深淺淺的劍痕,樹枝無風自搖,飄起了漫天花雨。 遠處,一男子一襲月白色錦袍負手而立,俊顏如玉,眸若寒星,三千青絲隨風癡纏,薄唇輕抿,幽深的眸子一瞬不瞬地凝視著花雨中的少女,似是感受到他不加掩飾的目光,行蕪驀地側過頭。 她似乎有些不一樣了,她的眸子是他從沒想過的一種美,清澈,純淨,孤寂,冷清。忽然,他笑了,笑得魅惑妖嬈,溫融多情,“大姑娘別來無恙。” “……”行蕪竟不知該如何回答他的話,這個人,竟從未在她的記憶中出現過,她一朝重生歸來,似乎命運中真的有什麼悄悄地發生了變化。 “看來大姑娘並不如傳聞中一般,過的很好。” 行蕪黛眉一蹙:行蕪出來久了,家中長輩免不得憂心,恕行蕪不能奉陪了。 既是如你所說,你走便是。看著行蕪離開的背影,男子緩緩地走向不遠處的那棵桃樹,修長的手指滑過斑駁的刻痕,幽深的眸子望向行蕪離去的方向,耳畔依稀還回蕩著她最後的那句話。 “不能奉陪嗎?” 當日乍回汴京便聞得噩耗,他不顧一切地趕了過去卻隻見相府的東苑的中庭內豎著一麵五尺銘旌。 “我等了兩生花開,兩生花落,才來到你身邊,阿蕪,你叫我如何甘心。” 宮人婢子們裏裏外外進出了好些趟終於是布好了席,皇後生辰禦花園設宴,照說是沒有這個規製的,偏巧幾位王爺到了選妃的年紀,這場筵席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各府的姑娘們嘻鬧了會兒成群結伴地回來了,稟持著大家閨秀的禮儀各自在自家主母夫人身後站好,不多時功夫,便有嬤嬤高聲道:皇後娘娘駕到。 各府的夫人姑娘們提起裙裾叩拜於地,規矩地唱道: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緊隨著,皇上並著文武大臣進了園子,一陣客套的寒暄後,有婢子提著裙裾碎步進來通傳,說是幾位王爺到了,行蕪百無聊賴地搭了眼皮,心知今日的重頭戲來了。 晉國皇帝不好女色,因著後宮的女人並不多,子嗣香火也隻有三位王爺,淑妃所出襄王楚襄,敬妃所出璟王楚璟,以及皇後視若幾出的離王楚離。 如今三位王爺中,除襄王於一年前已經納了內閣老章太傅的嫡親大孫女章含芝為正妃,璟王妃和離王妃的位置可都空缺著,可是惹得不少京都貴女伸長了脖子,望酸了眼睛,退一萬步說,就算與王妃大位無緣,得了側妃、夫人之位那也是一步登天,成了正經的皇親貴胄了,要是運氣再好的,賭對了籌碼…… 總之,如今的太子之位可是懸而未定,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呢! 當然,這些個春意外露的姑娘中可不包括行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