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 / 2)

三國蜀漢癸未六年,薑維為了繼承諸葛亮“北上中原,興複漢室”的遺命,數次出祁山,攻打曹魏政權。

而曹魏政權勢力強大,特別是司馬昭手下的鍾會、鄧艾兩將,連克薑維的多次進攻,而經多次北伐中原之後,使得蜀漢國力日下,己經無力與上升的由司馬氏掌權的曹魏政權抗衡。

公元262年,司馬昭分析了當時的局勢,認為蜀漢己經“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決定采取“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滅東吳的方針,朝內群臣都認為不可能,並不支持司馬昭此舉,惟獨鍾會支持。

為此,魏國任鍾會為鎮西將軍,都督關中,作伐蜀準備。同時揚言要先攻吳,以迷惑蜀漢。薑維聞訊,忙把情況上報劉禪,建議派兵把守陽平關,作好準備。

公元263年8月,十八萬魏軍分三路南下:西路軍由鄧艾所率的三萬多人,出狄道向甘鬆,遝中直接進攻薑維;中路軍由諸葛緒卒三萬多人馬,自祁山向武街,陰平之橋頭切斷薑維退路;而東路軍由鍾會率主力十餘萬人,分三路分別從斜穀,駱穀,子午穀進軍漢中。

劉禪聞訊後,忙命廖化增援薑維;派張翼和董厥到陽平關防守鍾會軍。9月,魏軍正式全麵發動攻勢,劉禪卻不等援軍到達,就命漢中的蜀軍撤退,令魏軍東路軍長驅直進。鍾會遂親自帶兵攻陽平關。

“唉……薑伯約將軍真的是神算啊,曹魏人數眾多,恐怕我等將致於敵兵的重重圍困之下,不得動彈啊。”

陽平關守將傅僉皺起眉頭,來回在地圖處徘徊。

麵對如此窘境,作為陽平關守將的傅僉不由得心如亂麻。

門外士兵來報。“報――報!薑維之子薑玄帶兵前來增援!”

傅僉一聽,原來是一起練武的兄弟薑玄前來增援,馬上轉過頭來,猶如撥雲見霧,愁緒一時散去。

“啊!子虎能來真的可以為我分不少心啊!快快快,我們出門迎接。”說完走出院子,鬆開拴馬繩,直衝城外。

隻見一人,身高一米八三,身材筆挺,麵容晶玉,晶瑩別透,白淨帥氣,嘴唇輪廓如大橄欖核,淡紅暈彩,眼睛炯炯有神,眉如冷箭,長發束起,用一綠帽裝飾,英俊儒雅。

上身穿著灰綠色蜀麻織長衫,簡樸,而突顯真英雄之氣,腰間係一紫色腰帶,下身裝備著麻織成欣魚鱗鐵片麻織甲,雙手手腕處裝備著青鐵護腕。

他用右手扶著腰間專配的一米二的環首刀,左手挺著一柄紅砂騰蛇刀,而在身邊的是青鬃山地馬,馬吐著白白的冷氣。

“子虎!子虎!”傅僉遠遠地就看見了兄弟薑玄,傅僉眼中含滿了熱淚,猛地抽鞭迎向薑玄。

薑玄堅毅的雙眼定睛望向城頭正中醒目大字“陽平關”,引起了他的思緒,轉睛向城頭的左側,那是“蜀”字大旗。

“子虎!子虎!”

“傅僉哥!傅僉哥!”

薑玄遠遠地聽見了傅僉的呼喚,提上馬,也拍馬迎去。

薑玄是薑維與丞相蔣琬女兒蔣欣香的兒子,也是他的長子,他自小跟隨父親,讀經練習,努為學武,13歲時便能舉兩隻五十八公斤的大鐵錘,也因為他天資聰穎,頗受父親疼愛並且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