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江山,美人(1 / 2)

第一章:江山,美人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兵起都督府,兵誓熊山。

“爾等為國為家,戎馬一生,卻隻換的如今死守在這一方荒地,你們可甘心?”一輪彎月懸掛在天邊,倒映在熊山上,流溢出遍地的蒼涼。在這盡頭,擺著一方長案,案上擺著兩樽酒杯。一個身著戰甲的中年男子伏案而跪,滿目滄桑。這男子,便是安祿山。

“爾等可欲建功立業,隨本將入京城、清君側,建立千古偉業,名垂青史?”安祿山家中語氣,想要勾起眾位將士心中那最深處的欲望。

不能否認,安祿山此話卻是引起了很大的騷動。為將為兵一生,誰不願建功立業,誰不想在戰場上成就自己一世英名。換而言之,誰又想在這不著邊際的荒塞上度過自己的一生。

安祿山見到自己的話有所反應,內心大喜。更是要來一劑猛藥:“眾位將士,你們肯曾想過,我們當兵的一生為誰打拚,我們是為國,我們是為民,更是為了我們的家和親人·······”

他沒有繼續,卻是刻意為之。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也正是抓住了將士的這種心理。所以才成竹在胸,不急不緩。倘若他要是一味的以言語相激,恐怕也不會像如此這般,能引起底下士兵們內心的觸動。

“但我們現在呢,國之不國。若是我大唐高祖有靈,恐怕也不會安心。我們用鮮血和靈魂澆築的不破河山,如今卻成了那玄宗討好美人的工具,將士們,你們可甘心?”

此言一出,底下為首的幾元將軍算是有了計較,雖然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但卻沒想到自己的將軍竟然毀如此明目張膽的說出來。也有許多聰慧的兵將們都心有所悟,將軍此番······怕是要反了,而非方才所說,意欲清君側那般簡單!!

反觀安祿山,倒是沒有就此結束的打算,而是語鋒突轉,抑揚頓挫道:“眾位將士,玄宗在上,建貞觀,開盛世,老夫窮盡一生,喟歎弗如。內心對陛下的瞻仰,也是無以複加。隻可惜,玄宗終究沒能抵住妖女的you惑。”

盡管早已心知肚明,安祿山此言亦需要粉飾。而方才之言,卻也是恰到好處,說是大義凜然也不為過。此言一出,形勢與立場卻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來是反臣,如今卻占了大義,卻是滑天下之大稽。當然,也足以顯示安祿山城府之深,還有謀略之廣。

“某願同將軍同往,誅佞臣,清君側。”本來僅有少數士兵低頭耳語,卻變成了浩浩蕩蕩的千人同誓。安祿山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入京,他也需要名正言順。

正所謂三人成虎,千人成真,就是如此。

於是乎,安祿山舉旗伐京,或是說逼宮,就此拉開序幕。殊不知,這場戰爭,卻沒有在當下開始,卻是傳承了千年,隻是物是人非,大勢卻已不再。

~~~~~~~~~~~~~~~~~~~~~~~~~~~~~~~~~~~~~~~~~~~~~~~~~~~~~~~~~~~~~~~~~~~~~~~~~~~~~~~~~~~~~~~~~~~~~~~~~~~~~~~~~~~~~~~~~~~~~~~~~~~~~~~~~~~~~~~~~~~~~~~~~~

“這盛世,朕苦守二十載,如今這也到頭了麼?”一彎清水,明月盈盈,華清池旁有美在旁,華衣錦裳。

其旁是一英氣男子,望著靜若處子的華清池水,他眉頭微皺。帝裝一襲,龍虎於身,日月交彙,卻再不負當年的勃發英姿,想來,世間最大的諷刺莫過於此,打下江山,卻不能堅守個百年,也正如世人所道那般:“守業更比創業難!”。

此時在月下,倒也頗顯得有些靜謐,但其中美好與否,卻難為外人所道。這男子便是李隆基,呆滯的望向毫無波瀾的華清池水,擁美入懷,放才能緩下心中的焦慮與不安。

安祿山起兵入京,自然不能瞞過他的耳目。這些年,看似浮誇無為,天下大事卻不無一不曉。帝王心事,不在其位,永遠不能窺其根本。

八歲仗劍斬惡奴,弱冠問帝掌人權。半壁江山徒握手,不似君王四十年!

他是英雄,誰都不能否認。開創下大唐盛世,貞觀冊史,誰人還敢說這樣的豐功偉績,不足以讓人稱道為英雄。但是英雄,卻是最怕遲暮。

“玉環,此次事變,恐怕已不在朕的意料之中,日後若有個恍惚,你還是自尋去處罷”.

話音未落,卻能聽出這裏麵的無力。而李隆基說完這句話,也放佛是一下子卸去心魔,拋卻牽掛,一股決然的氣勢鬥升,就放佛時光倒流,重回年少時的輕狂,意欲一怒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