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睛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人們或許生活在同一個世界,都有同樣的四肢,同樣的身體構造,但是內心世界不一樣,那麼這個人和其他人就不一樣。
現在就有兩個人,一男一女,他們在一間小臥室內四目相對,小臥室內有一張床,床占了大部分的麵積。少男年齡偏小,眼睛不大,身穿校服,表情驚訝,麵色蒼白。少女年齡也不大,但眼睛挺大,身穿古色古香的……,不對,看上去身上不是穿的衣服,而是白霧,頭發如清湯掛麵,十分直溜,她十分好奇的打量著對麵的少男。
雖然他們都是人,但是他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就不同,首先我們來看看少男的眼睛。他雖然從小就知道太陽、地球和月亮的知識,但是第一次係統的接觸這個問題是在學校的地理課堂上,地理老師用抑揚頓挫的嗓音說道:“古代人們對世界有個樸實的認識,概括來說就是天圓地方,他們認為地是方的,平的,有盡頭,天是圓的,把地給包起來了。古人這是通過自己平日裏直接的觀察得出的結論,沒有經過任何的天文觀察和地理發現實踐活動論證,所以是不對的!”
同樣的問題,我們再來看看少女的大眼睛(圓圓的很可愛)。
東方古代的先哲們提出了天圓地方的陰陽學宇宙觀,並與當時的西方哲學家們達成了統一的意見。
天圓地方宇宙觀最基本的觀點就是: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天空似乎是一個罩子一般籠罩著整個地麵,地麵是扁平的,有邊界。
這樣的宇宙觀統治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數千年,直到現代科學和天文學的發展顛覆了這樣的普遍認識。現代科學以眼見為實和邏輯分析為主要的檢驗方式,依據先進的科技,觀測到了人類生活的地方是一個球體而不是平的,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地球,進而就推翻了“天圓地方”的傳統宇宙觀理論,人類從此開始認識到自己活在了一個當下物質的世界中,而人們應該幹的事情就是生產物資,創造財富,建立工業文明,打造更有錢的,物質更豐富的現代世界。
地球上的人們也在慶幸自己終於通過雙眼,看清楚了這個世界的“真實”麵貌,更加堅定的相信西方現代宇宙觀,從而認定東方古代先哲們的宇宙觀屬於愚昧無知,膚淺之談。
殊不知,古代先哲們提出“天圓地方”的論點時,多考慮了一個元素,那就是時間。而時間這個元素並不是肉眼可見的,眼見為實的原則對於時間來說,並不好用。
有一個理論,西方現代科學家們也承認,那就是人不可能二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樣的論點就是考慮了時間的因素,說的是一條河,上一秒鍾和這一秒鍾所處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就算是前一秒鍾和後一秒鍾踏入一條河流中,其實你也並沒有踏入同一條河流。
同樣的道理,人類居住的地球,如果考慮了時間這個因素,地球就像是一顆細小的細胞,不斷的被時間分裂成無數個細胞。在這裏不考慮時間的無限連續性,就按照我們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前一秒鍾的地球和後一秒鍾的地球不是同一個地球,而是被時間分裂出來的兩個靠得很近的地球,那麼隨著時間的流逝,無數個地球就會整齊的排列成一個立體的平麵,平麵的厚度由地球的直徑決定,而平麵的寬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擴展,隨著時間的倒退而收縮。
而現代科學依然以眼見為實的態度,看到了廣袤無垠的宇宙,也不敢說人類因為沒有見過除了人類之外的文明生物,所以地球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文明,反而是篤定的認為外星肯定有文明,並且外星的文明還很可能高於我們人類,從這一點足以看出,東方古代的先哲們提出天圓地方的概念並不是空穴來風的臆想,也不是愚昧無知的迷信,他們對這個宇宙有更加全麵的理解,特別是對天,對地,對人的理解。
東方古代的先哲們以空間和時間為雙重考量元素,認為天有九重,重重尊貴,以尊為尊,以貴為貴,是為九天;地有九層,層層卑賤,以卑為卑,以賤為賤,是為九地;人間作為九天九地之間的緩衝地帶,以地球為一個個的原點形成了一個被九天九地壓得扁平的地域,因此人類在人間擁有雙重的人格屬性,既有神格,也有鬼格,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正是對人類屬性的一個全麵總結,也有人總結人就是一種狀態,一種神魔之間搖搖欲墜的狀態。
沒錯,這個少女是個智慧的修行人,而這個少男暫時隻是一個凡人。
這裏所謂的九天不是在地球之上的天空的意思,那是大氣層,不是尊者和貴者居住的地方;同理,九地也不是指地球的下麵,那是岩石層。九天九地指的是另外的空間和時間,是被準確劃分開來的區域,如果結合上麵提到的,加上時間後的人間是一個由無數個地球組成的立體平麵,那麼九天就是在這個大平麵之上的空間和時間,九地也是在這個大平麵之下的空間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