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上 小霸王力舉千斤鼎(1 / 2)

上回書正說張青哥六個逛到洛陽城五龍門外的福昌廟會,在十字街北頭有一幫人立下了把式場,練把式不取分文不說,相反還要舉鼎會友,賞犒能夠力舉千鈞的能人!

這幫人當中為首的這位,就是督辦黃河以北四州一百單八郡的綠林總瓢把子,人稱“飛燕遮天俠”的張燕,領著手下八員健將,此番來到洛陽以武會友是小,奪玉璽得大漢天下才是他的大目的,這會兒借舉鼎之說以探天下英雄虛實,頭間兒這支獅母王鼎,重有一千五百斤,甘寧、淩操幾位都沒能將它舉起,正在這時,聽見人群後頭有人高喊“各位讓開,舉鼎的來也!”

張青哥幾個回頭一看,就見這會兒人群當中一前倆後品字形走進來三個人,但見頭前的這位,是個大高個兒,平頂身高在一丈開外,寬肩闊臂,虎體熊腰,如金尊鐵塔一般!一身鵝黃色兒的打扮,頭戴黃緞六瓣英雄巾,上繡平金獅子花五彩大繡球,八寶鑲嵌;身披淡黃箭袖袍,滿衣繡的五蝠捧壽,外罩黃緞子的團花英雄大氅,大紅綢的中衣,足登一雙虎頭快靴。

往臉上看,如淡金貼麵的一張闊方臉,寬天庭,重地閣,兩道粗眉,一雙虎目炯炯有神,金睛迭抱,泛著騰騰的虎煞之氣!獅子鼻、闊海口,頦下半部虎鋼須,走起路來虎步獅態,透著八麵的威風!

大夥一瞧這位年紀不大,可真夠個樣兒,再往他身後一看,嗬!後頭這倆小夥子長得可太好看了!先說左邊的這位,也是個大個兒,碩長身板兒,生得虎體熊背,魁梧雄壯;麵似白玉是白中透潤、潤裏透亮,一雙劍眉向上高挑,斜插入鬢,一對俊目皂白分明,灼灼放光,高鼻梁兒,四字闊口,元寶大耳,頦下微有墨髯;頭戴一頂白綾緞子硬武壯士巾,迎門茨菇葉上嵌六頁明鏡,高威威一朵白絨球,隨英雄突突亂顫,上身穿著素緞短箭袖,腰中係五彩絲鸞帶,白綢子中衣,足下素緞薄底快靴,外罩一件素緞英雄大氅。精神百倍,儀表非俗,一看就是個武把式,晃蕩蕩往處一站立,那真是不怒而威!

大夥兒心說這位真不懶,一身白衣也是白的瀟灑,白的好看!這會兒再往右邊一瞧,吆!這位怎麼跟個大姑娘似的,長得可太俊啦!就見他八尺左右的身材,雙肩抱攏,細腰窄背,扇子麵的身骨;往臉上看,粉嫩的一張俏臉,恰似三月桃花,紅粉相間透著好看,兩道修長的俊眉,一雙鳳目含眸,跟一汪水兒似的,鼻如玉柱,唇似丹霞,俊俏之中透出英颯威風!

頭戴粉色兒鴛鴦公子巾,雙垂飄帶,迎麵鑲著一塊無暇美玉,閃閃奪目!身穿素銀粉緞兒的箭袖鎖征袍,套玉環搭玉配,外罩粉色兒的團花英雄大氅,周身繡的是百幅鬧蝶,群豔爭芳,銀粉色兒底兒的中衣,腰中係著絲鸞帶,足下兩隻素緞靴子,上頭金絲壘的大蝴蝶,突突亂顫;這一身粉緞真是體麵極了,加上那張俊臉,那真是不讓子都,能氣活了宋玉啊!

大夥兒看罷暗挑拇指,心說這三位光瞧這模樣,就絕非凡俗人物,那麼都是誰啊?書中交待,這三個人,當中間兒的這位姓孫名策表字伯符,在荊楚江南地界兒有個綽號,人稱“虎目金精小霸王”,他就是烏程侯,長沙王孫堅的長子,也是將來的東吳大帝孫權的長兄。

他身後左邊這個一身素裹白鍛兒的名叫太史慈,人稱“銀戟大將”,三國裏除了呂布的金戟,使戟的把式匠裏頭就得屬這位了;最後這個一身粉緞兒裝扮的俊人物相信大家已然猜到,就是“智廣瀚美周郎”周瑜周公瑾啦!

說起這三位的交情,年幼相知,總角之交,那可是情深似海、多頭差姓的義兄弟,孫策年長為老大,周瑜行二,太史慈是老疙瘩,三人個個少年有誌,英達夙成,學得文武通能的全才,前文咱說過,長沙王孫堅在汜水關一戰中負傷,至今未能痊愈,因此這次洛陽英雄會他決定暫不參加,領著人馬回到長沙郡。

這個事兒呢,讓他大兒子孫策知道了,孫策這年儼已十八歲,早想出去開開眼界,長長見識了,本來此次十八路諸侯伐董,天下英雄集結的大戲,孫堅沒讓他去,孫策心裏頭可是一百個不樂意;這會兒一聽什麼洛陽又要舉辦英雄會,他爹有傷在身,無法參加,他就來找他爹,說您不去也成,幹脆把請帖給我,我替您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