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下 平難王擺鼎會朋友(2 / 3)

就見最前頭正當間兒站著的一條長大漢子,身高頂著近一丈,肩寬體闊,虎背熊腰。光頭未戴帽,挽定了牛心的發纂,別著銀簪;壓耳毫毛,抓筆相似,黑窪窪的一張臉,花兒絞的獅子眉,二目鑾鈴相似,黑眼珠多,白眼珠少,塌鼻梁,翻鼻孔,火盆大口,大耳相稱,連鬢絡腮的短鋼髯,凶似瘟神、猛若太歲一般。渾身上下穿青掛皂,好威武的一副相貌!看樣子像個頭兒。他身後的八位,也是那麼大的個子,凶猛的象貌,就是臉色兒不一樣,有黃臉兒的、有藍臉兒的、有青臉兒的,也是個頂個的剽悍威武!

這九個人橫著往這兒一站,跟一排山牆相仿,真夠威風的,再看在這九人的麵前,擺著五支銅鼎,這五支鼎由外到裏一座比一座大,中間這支最大的能有一人多高,放在平地,就感覺地上陷進去個大坑。再往兩邊兒兩個都小一號,最外頭兩個又小了一號,看來重量不同。旁邊立著一塊木牌,上頭寫著四個大字:舉鼎會友!

這會兒就聽中間這個大漢說道:“諸位!我們是外省來的,來到京師寶地,今兒我給大夥開開眼,練把式不要錢!”嘿!大夥兒一聽,這是跑洛陽過癮來啦!練把式不要錢?吃飽了撐的吧!

這位說練就練,緊了緊大帶,袖麵高挽、抬抬胳膊踢踢腿,看看渾身緊纏利索沒有繃掛了,啪!一個小跨虎,拉個架勢,走行門、邁過步,什麼犀牛望月、仙人指路、排山倒海、二郎擔山……一招一式、套路分明。嘿!真不懶啊,周圍是一片叫好聲!

大漢使完一趟拳腳,麵上帶著得色,一拱手“諸位見笑!大家夥兒圍在這兒可能納悶,說練把式不要錢,那我們是幹什麼來的呢?實不相瞞,諸位看見那塊木牌了吧?”說著一指“舉鼎會友”的木牌,“嗌對了!我來這兒一不圖錢,二不為利,哈哈,為的就是舉鼎會友!您看我這兒列著五支獅母銅鼎,兩頭這兩支小獅子鼎各重八百斤,再往裏兩頭是一千斤,中間這支獅母王鼎,有一千五百斤重,哪位朋友要是能把鼎舉起來,舉小鼎我賞銀二百兩,舉公獅我賞銀五百兩,誰要能把中間這支大鼎舉起來,我這兒紋銀千兩你拿走!諸位,聽清楚了吧!”

大夥兒一聽,好麼!頭一回聽說立把式場不要錢還倒找銀子,這可透著新鮮哪!心說就算真有人舉起來嘍,就能給銀子麼?這都沒譜的事兒,因此都在這瞧著,大漢說了半天,就沒有一個進去舉鼎的。這個大漢又說:“可歎哪,本以為這京師洛陽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沒想都是些膽小微微、狗頭鼠腦之輩,實在叫我好笑呀,啊,哈,哈,哈!”

書到這兒那位說來的這幫人都誰啊?咱們簡單交代一下,為首的這個,就是河北金頂太行上的一個大響馬,此人姓張名燕,因為身大力不虧,出手敏捷,武功高強,綠林人給他賀號“飛燕遮天俠”,手下有大響馬三百六,小響馬多如牛毛,統領十萬黑山軍,盤踞在金頂太行上多年,縱橫塞北,可謂一手遮天,無人敢敵!漢靈帝那會兒無力征討,幹脆就封了張燕個平難中郎將,他是聽調不聽宣,逍遙自在王,實際上就是個土皇帝。

如今他帶著手下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孫輕、王當、杜長、劉石八員健將來到京師,他幹什麼來啦?會天下英雄奪玉璽爭皇位來了!

張燕早想好了,心說你董卓脅迫漢獻帝不是要擺天下英雄龍虎風雲大會麼?我這兒先擺個舉鼎扛旗小會,我倒要看看天下有幾個人能舉起這千斤獅母鼎,到時候誰舉起來了,我心裏頭也有數了,能拉攏過來的我想盡一切辦法拉他入夥兒,要真有那不識相的,我就得想辦法先把他弄死,這樣一來,我就能比武奪魁!這玉璽、這大漢朝的天下就是我的了,這是張燕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