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再回頭來說關外的各路諸侯,董卓不戰自敗,兵退洛陽,袁紹領著各路人馬一擁而入,占據了虎牢關,整頓軍馬,出榜安民,稍事休整,這一日眾人正在帥府之上與商討何時發兵洛陽呢!
有旗牌官進來稟報:“啟稟大帥,今有洛陽方麵發來龍頭請帖,恭呈禦覽。”袁紹接過請帖,展開看過,又讓與旁側的總監軍曹操、三軍督糧官袁術看過,這才說道:“諸位!今有獻帝劉協向諸家撒下的請帖,說他要無德讓有德,選賢讓位,將天子之位傳與有德之人,因此邀請咱們於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到洛陽城聚會,要比武奪玉璽!還說老賊董卓他要掛印封府,卸甲歸田啦!”
謔!眾人一聽這個可都來了精神頭,個個眼裏頭直放光!眾人傳看完龍頭帖,都心說老賊子你還想卸甲歸田全身而退呐!我要是能當上皇上,第一個先宰你!得!這會兒都想著要如何戰勝群雄、奪得玉璽,自個當皇帝了,誰還想著大漢的社稷、天下的百姓呢?所以說古往今來,所謂的軍閥政客,永遠都是把個人利益建立在百姓、集體利益之上的。
扯遠了,言歸正傳,這諸侯王裏頭要說起膽智才謀的,曹操得算頭一個!曹操看完後,經過一番思索,這會兒說話了“諸位!有這麼句話,好吃的飯誰也不能撂筷,這劉協也決不會自動捐棄天子之尊,何況他隻不過是個傀儡,軍機大權都還在董賊的掌控之下,據我我想,那老賊手下謀臣極多,此次洛陽會,必定是他們精心籌劃,設下的奸計,要讓咱們往火炕裏跳哇!”
噢!眾人一聽,也覺得有理,再看曹操,眼中精光閃現,把話鋒一轉,又說道“然而明知有詐,我們也應當前去,要以計破計!不然,天下父老、神州百姓看各路反王如此量小膽怯,我等還如何執天下之牛耳?還如何讓四海英雄信服呢?”
曹操真不愧為亂世的大梟雄,幾句話下來,大夥兒沒有不讚成他的,總盟主袁紹聽完也十分讚同,點頭道“孟德所言極是!自古會無好會,宴無好宴,董賊如此小窺天下英雄,設擺鴻門宴,縱是刀山火海,咱們也要走他一遭!隻是此去望諸位還要多帶幾員得力的幹將,以防不測!”
各路反王一瞧總盟主和總監軍都鐵了心要去,那還有什麼顧忌啊,一下子群情激奮,個個讚同,袁紹一瞧,上下齊心,心裏高興,說道“諸位!那就趕緊挑選心腹戰將,咱們趕奔洛陽,奪玉璽,得了天下,咱們疆土均分,永結秦晉之好!”“好哇!”“大帥您英明呐!”帥府內是歡聲雷動!
真如袁紹說的天下分成十八份麼?哪能啊!這都是客套話,自古以來天無二日,土無二主,這各家反王也是各有各的小九九,有仗著戰將勇猛,想奪玉璽,坐天下的;也有那實力不濟,想來渾水摸魚的,也還有坐山觀虎鬥,看熱鬧的,到底看看董卓能鬥了反王,還是哪路反王真能奪得玉璽。
眾家反王是各懷心事,這會兒都各自挑選自己的心腹之人,隨同前往洛陽,袁紹帶上“河北四庭柱”顏良、文醜、張頜、高覽,四員大將,這四位咱不多說了,個頂個的武藝超群,把式絕粹。
曹操呢?他手下更是文武雙科、能人彙聚啊!要說起武藝最棒、氣力最大的來,首推這麼兩位,一個綽號“賽惡來鐵戟驅虎神將軍”,陳留人姓典名韋,一個人稱“虎癡金錘無敵將”,姓許名褚字仲康,這二位別的先不說,就是光往處一站,看著都得眼暈的荒,怎麼了?這二位可高啊!平頂身高都在一丈開外,要是平常有能長這麼高的人,瞧著就跟麻杆兒似的,可這二位不,不光高,身強體壯,膀闊三停、肚大十二圍!頭如麥鬥、眼若明燈,乍眼一瞧,簡直就是一對兒羅漢下界,兩個金剛出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