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下 陷陣鐵營力保城門(2 / 3)

陷陣營的統軍大將名叫高順,當年跟著自己第一個主子丁原的時候,就有“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的忠廉作風,深得丁原信賴與器重,老頭子花了重金,找來巧師精匠,專門兒打造了這麼一支重甲步兵隊,每個步兵這身行頭裝備,少說也得八百兩紋銀那!以致於後來他幹兒子呂布都有點兒嫉恨高順,不過高順還真沒讓丁原失望過,不管到哪兒,不管跟誰打,隻要陷陣營出陣,是“每所攻擊,無不破者!”

後來呂布弑父,並州軍團得到收編,並入了董卓的“獨門朝廷”,高順和陷陣營的將士依然備受高看,被視為一支王牌勁旅,今兒西關這邊“先登死士”一攻上來,探馬飛報正關城樓,董卓一聽可就急了,趕緊命高順領著陷陣營人馬前去禦敵,定要將敵軍全殲在關頭上!

東漢末期那會兒,連年征戰,國庫虧空,軍需物資奇缺,曹操曾在《軍策令》中提到“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高順所領這八百兒郎全身精鎧,那可是花了血本兒啦!就憑這一套進可攻退可守的裝備,再加上高順訓練出來的這幫人,疆場之上真可教千人不過萬人難敵那!

幾句帶過,再說這會兒陷陣營軍兵一字排開、分為左右,當見有一杆大纛旗,隨風飄揚,鬥大的“高”字光華奪目。旗角下立著一條大漢,但見紫黑紫黑的一張長方臉,大長身板兒,頭至腳足有九尺開外,身材魁偉,神色冷肅;高峰蒼眉、冷眼寒眸;顴高額闊,鼻豐唇正;頭戴雁翅烈焰朝鳳金頂盔,身披身披九吞八乍的鎖子連環軟鐔金絲甲,內襯紅征袍,護心鏡前後牢拴,紅挺帶攢成八寶;腰係一條金綠獸麵束帶,足蹬一雙銅頭鐵跟的虎麵戰靴!整個人顯得威嚴肅穆,不怒而猙!

左手環抱令旗令箭,右手按定金頂天罡棍,這杆大棍!上上秤足有一百二十斤不止,棍身用金水來回刷的鋥明瓦亮,晃一晃耀眼刺目,抖一抖天旋地轉!這位就是前文書咱提到過的並州四虎裏頭的“金棍大帥”高順高自方!

這會兒高順把棍身抬起衝鞠義一指“嘟!大膽賊將,國家的叛逆!興兵作亂,按大漢國律當戶滅九族。還不快快縛手就擒,自有國法王章論治懲處,如還執迷不悟,今日就讓你身首異處!”高順這人剛直不阿,說話一點兒都不委婉客氣。

那邊鞠義聽完能好受麼?頭晃得跟撥浪鼓似的“哇啊啊。。呸!董賊窮欲篡漢已久,上逆天意,下違民心,他一日不死,天下哪還有什麼大漢朝的王法?還談什麼清平永樂?闊漢休得在此賣口誇強,咱們兵刃上說理吧!著打!”

鞠義說著,雙鞭一舉,力擎泰山迎頭劈麵舉飛奔高順而來!這就要雙鞭戰金棍!哪知高順冷哼一聲,一轉身走入了陣中,嘿!人家不跟你打!高順往後一退,周圍銅牌鐵盾裝甲步兵可就圍上來啦!鞠義一瞧壞嘍!光顧著攆敵將,怎麼衝進人家步兵大陣裏頭啦!這要讓人家給圍住可就麻煩嘍!趕緊把豹尾雙鞭左右一分,啪!啪!啪!。。左打蛟龍戲水、右打枯樹盤根;上打脊背下打腿,雙臂使起蓮花舞,百打百中擒虎狼!

鞠義真不愧河北的跨海紫金棟梁大將,這一頓打!砸得銅牌鐵盾咣當!咣當!直響,陷陣營的軍丁都躲在大盾後頭防禦,楞讓鞠義砸出一條人胡同來,出了陣趕緊往後一撤身,朝後一招手,後頭先登敢死隊就衝上來啦!因為距離太近沒法放箭,都揮舞著鬼頭上來拚命!

陷陣營這邊不慌不忙,大帥高順居中鎮定自若,指揮得法,這會就見他令旗一揮,步兵們有條不紊的密集排列,布成了銅牌結陣,就是大盾一個挨緊一個,每三人豎著一溜兒分為上、中、下組成一個防禦平麵兒,下頭一個深蹲,大盾杵地豎立,再往上是中間一個人,騎馬蹲襠半蹲式,平舉盾牌,盾牌底兒跟下頭這麵盾的上端對合,最後這個人是昂首直立,第三個人一般都是魁梧高大之人,以便把第三麵大盾高舉起來,盾底兒跟第二麵盾的上端對合,就這樣豎著一排由下到上三麵盾牌摞起來,能有一丈五尺多高!因為城頭寬度有限,就這麼三人一縱隊,十人一橫隊,每三十個人算作一組,盾牌左右上下都對合起來,在城頭上就組成了一麵麵巨大的銅牌結陣,那真是槍刺不破,劍砍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