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上) 李家有女(1 / 3)

“瀧”為大澤,位於大陸最東,其廣幾近無限。

隴川山脈沿澤而走,擋住了從瀧海上刮來的颶風駭浪,形成了適宜人生存的廣闊內陸,是為東域。

隴川李氏是隴川山脈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山脈的主人,東之國的守門人。

千年前的聖者之戰,李氏先祖大放異彩,立下不世之功。戰爭勝利之後,李祖放棄了東之國主許其的爵位高官、賞賜無數,隻身來到隴川,開山立戶為國守門,一守至今,上千年來傳為美談。

經過不斷的繁衍生息,東之國日趨繁華,人口達到鼎盛,郡縣城鎮無數,李氏家族所在地經過千年的聚集,形成了隴川山脈一代最大的城市——臨隴城。

李祖逝去之後,其子孫人才凋敝,曾經執大陸修士之牛耳的李氏逐漸不複當初。尤其最近幾年,大陸之上能人輩出,青年才俊各領風騷,百花鬥豔,唯獨李家默默無聞,再加上李氏之人行事低調,幾番之下,整個李氏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臨隴城東,李府。

一向冷清的李氏門庭今天熱鬧非凡,不但廳廊之間坐滿了臨隴的達官顯貴,連外院甚至府門外都站滿了平民百姓。

諸人時而舉目觀望,麵現憂色,時而交頭私語幾句,又似若有所悟,眉目舒緩開來。

今天,正是李氏一年一度的契魔大典。

契魔大典每年都會舉行,但今年的大典受關注程度卻與往年大不相同,不但臨隴城所有人翹首祈盼,連周圍的大小城鎮也陸續有人慕名前來,適逢其會的異國人士竟也不在少數。這對一向低調的李氏來說,謂之百年一遇的盛會,亦不為過。

不為別的,隻因今年參加大典的人裏有一女,名曰李雁依。更因為,為其主導契魔儀式的乃是李家傳說中的人物,已經閉關修行逾百年的李鈞陽!

正值初夏,涼風暖陽,李府後院的小湖中有一小亭,亭中石桌石凳一應俱全。

一個眉發皆白麵容卻紅潤的老者端坐在石凳上,慢慢的品了一口茶,對亭外另一位錦衣老者道:“城主大人,何不進來喝口茶消消暑?”庭外的錦衣老者正是臨隴城主李邈。

李府占地廣闊,後院深處峰巒起伏,其中一峰的山腰建有一處木閣。李邈往那木閣瞅了幾眼,又來回踱了幾步,終於歎口氣走進亭來,在白發老者對麵坐下,將麵前小杯裏麵茶水一飲而盡,歎聲道:“我的家主大人,木閣裏麵可是你的孫女,你一點都不著急的嗎?”

白發老者乃李家當今家主,李相時。聞言他微微一笑,輕輕搖頭。

李邈又道:“據我所知,今年李家新晉一級修士三十七人,其中四人被選出來融合契魔,此次契魔大典已接近尾聲,不知結果如何?”

李相時道:“僅三長老的幼孫李箋一人融合成功,成為契魔修士。契魔屬性為普通的剛係磐石屬性,中人之姿。”

“如此結果,可還滿意?”

“我早有所料,畢竟從最初的靈力測試也能看出一二來。”李相時言中之意,雖然不滿意,但我早有所料,也就沒抱很大期望。

旁邊的李邈則是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表情,這已經是最近幾年來,李家契魔大典水準最差的一次了,參與人數、成功率皆是。

天地之間有靈氣,人通過修煉,化之為自身作用,是為靈力。能夠使用靈力的人,叫做修士。

有修士潛質的人通過修行,從最初的靈氣感應,到運行周天,然後通過學習功法修煉,最終在下丹竅形成源海,整個人脫胎換骨,正式成為修士,從此就能自如運用靈力,是為“凝於源、行於法”。

成為修士之後,具備能力和資源的人會在第一時間選擇融合契魔,進一步提升為契魔修士。

契魔,天地靈氣在特殊機緣下形成的“種子”,乃一種純能量體,其形態萬千,功能各異,形成的條件也是千奇百怪。名山名水經久蘊育,暴風雷電順勢而生,極寒酷熱的極端環境,甚至育於妖獸體內。

契魔各不相同,但它們的共性是,能與修士相結合,寄於源海之內,在靈力的飼喂之下為修士所用,二者休戚與共,一起成長。

有句古語叫做“修士易得,契魔難求”。

人隻要具備修士潛質,加上苦練不輟,無論早晚,總有成功的那一天。但想要契魔就難得多,不但對修士的資質水平要求很高,對年齡等諸多條件都有苛刻的限製。契魔亦極其稀有,融合契魔也有很高的失敗幾率,所以契魔修士非常少見。

以臨隴城為例,一個關於契魔出現的消息,就能形成一股競爭的暗流,各種大小勢力都會蠢蠢欲動。等到它真的出現,哪怕是最低級的契魔,也能引起腥風血雨。

簡言之,能夠成為契魔修士的人少之又少,每一個都是上天眷顧的寵兒。

每年到這個時候,李家會把一年之間新晉的年輕修士組織起來進行比鬥遴選,成績優秀者會獲得融合契魔的機會。

李家每年都有新的契魔修士產生,原因無他,源於一個家族的千年累積。

……

李邈見這個本家語氣平淡,嘴角掛著微笑,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氣道:“虧你還笑得出來!最近世道不怎麼太平,坊間興起一個傳言……你知道的吧?”

李相時給他續了一杯茶,“你是說‘千載生息,大亂將至’的傳言吧?這個說法很早就有,不過最近又被翻出來了而已。”

“這麼說並非無中生有……萬一此言成讖,你李家最近幾年這般不濟事,莫說兼濟他人,如何能獨善其身?”

其實“不濟事”隻是李邈的玩笑話,李家再積弱,那也是傳承千年的修士世家,底蘊之厚,不是幾年不景氣的大典所能動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