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四大奇事(1 / 2)

玉皇殿閣微涼,看公重試薰風手。高門畫戟,桐陰閣道,青青如舊。蘭佩空芳,蛾眉誰妒,無言搔首。甚年年卻有,呼韓塞上,人爭問、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鬥。向中州、錦衣行晝。依然盛事,貂蟬前後,鳳麟飛走。富貴浮雲,我評軒冕,不如杯酒。待從公,痛飲歲,伴莊椿壽。

已是大魏建國四十餘年,曆經兩任皇帝韜光養晦,到如今仁景帝時已是國力日盛,百姓安居樂業。

人吃飽喝足便愛湊熱鬧,每日發生的新鮮事不計凡幾,但最讓人們津津樂道的卻有四件。

排首位的自然是深宮裏那些香豔的秘聞了。

當今皇上仁景帝十六歲親政,如今已有二十載。他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其“懼內”的名聲更是天下皆知。普通男人家中三妻四妾尚且不足,但他堂堂一國之君,因立了個愛吃醋的皇後,便一夕之間遣散六宮,真是古來未見!

皇後楊氏乃一州府小吏家的二女,於仁景帝微服民間時所識。傳聞中這位皇後並非年輕貌美,也不是才華橫溢,更無顯赫家世,但皇帝對她的寵愛可是十餘年來未曾減少半分。

便舉上一個例子。

宮中傳說有一日不知為何皇後惱了皇帝,便將他從寢宮裏趕了出來。皇帝也不往別處去,天寒地凍的就在門外擺上案幾席地批閱折子,任宮人們怎麼勸也不動。最後還是皇後不忍心,方才放了他進去。

當然,傳聞是傳聞,有人便質疑當不得真。

這裏就有一事是鐵證。

皇帝除了前麵幾個妃嬪生下了幾位公主外沒有兒子,但那皇後楊氏多年卻一無所出,這下可急壞了眾大臣。每日都有皇室宗親進宮哭訴對大魏皇位的憂心,朝堂裏也是各種勸諫皇帝納妃。

但仁景帝卻不以為意,非但力排眾議拒納後宮,對皇後楊氏的寵愛更是日複一日,不曾有絲毫削減。除了處理朝政之時,與皇後是形影不離。

好在幾年前,皇長子出世,雖皇後不肯再生,但也算好歹暫時平息了宗親大臣們的擔憂。

帝王之愛,本就廣澤但卻情淺,哪有帝王能做到如此極致的?

他們的故事被說書人編成了無數版本於坊間流傳,越傳越是玄乎。甚至有民間婦人將皇後的畫像高高供起,祈求護佑自家男人對自己一心一意。

離了廟堂就是江湖,人們關心的除“情”字外便是生死大事。

大魏國既重文也尚武,上至王公貴胄,下至販夫走卒,男兒們多多少少都會學些拳腳強身健體。有了這底子,江湖中武功高手更是頻出。

但這些高手們也有怕的。怕什麼?

從五年前開始,江湖上突然出現了一個神秘的殺手組織叫作“天下盟”。

行有行規,殺手也有殺手的規矩。

但這個天下盟是個不講規矩、不講道義的,隻要出得起錢,便是老弱婦孺也一個不放過,更可怕的是他們從未失過一次手!

光是殺人也便算了,但他們不單不給人一個痛快,還會用盡各種殘酷刑法和手段將人折磨得生不如死!其手段之殘忍、用刑之慘烈,連朝廷裏專司刑職的人聽了都背心發涼!短短四年時間,江湖上便有十數個大的家庭被其滅門。

所幸天下盟收費極貴,並不是什麼人都出得起價。

天下盟做的人命官司,自然也是存心把腦袋別在褲腰上的,自然出入都極為謹慎。若有人想要找天下盟做生意,先得去某個山上的某塊大石旁,壓下三串銅錢,每串九個,用銀線相串。但那幾串銅錢沒人去取,天下盟的引路人會暗中觀察數日,覺得安全了方才會引見其去見天下盟的盟主。

不少武林高手江湖好漢自願除去天下盟,但偏生找不到它的蹤跡,便扮作顧客的模樣,也有成功騙過引路人的。不過便是騙過了引路人也沒什麼用,見不過天下盟主的真麵目,引路人也都是死士,隻要身份一揭穿,便隻有死路一條。

天下盟的盟主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從沒人見過——見過的人沒有活著的。盟主親自談買賣,親自分任務。殺手們通過“競標”的方式得任務,也就是說,殺手們想賺錢也得搶!

一時間關於這個盟主什麼說法都有,還有鼻子有眼的。官府為此也抓了不少人,但最後都證明是假的,便全放了。

天下盟一時之間成了朝廷和整個江湖最忌憚的組織。

就這麼一個組織,便在大半年前突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