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止水忠魂
第一節 守饒州
鹹淳十年(1274)年末。
鄂州之戰結束後,從戰火中逃脫出來的幾支宋軍,皆往下遊而去,有的去了金陵,有的到了蕪湖。此時,興國、南康、江州諸郡都已經投降了元蒙。
江萬載率領義軍,往饒州而來。
饒州知州唐震聽說義軍重返饒州,大喜過望,這兩日裏日日遣人往水門處觀望。聽兵丁報告說遠遠望見大船了,唐震急急忙忙地趕至水門之前。
隻見水霧彌漫之間,一艘高大的車船當先破霧而來,船上高大的桅杆上,旗幟微微晃動。在其身後,還有大大小小數十隻船的身影,影影綽綽,望上去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唐震神情激動,嘴裏喃喃道:“這回可有救了!”
江萬載下船,唐震上前迎接。江萬載便令船隊就駐紮在城門外,水寨環繞饒州西門。
大帳之中,江萬載與唐震對坐。唐震對江萬載行禮,道:“江元帥率兵到此,正好解我饒州之危。江元帥為大宋作此盛舉,饒州百姓、大宋子民還有朝廷,都將感激不盡!”
江萬載擺擺手,真誠地說:“元軍壓境,身為大宋子民,必須戮力向前,否則終有一日成為他人之奴。現在元軍大兵壓境,我義軍自然義不容辭。更何況饒州乃是要衝,家兄之前決定定居在饒州,就是希望能夠率領義軍在此地困住元軍,使其不得順流而下。”
唐震麵色凝重,道:“江丞相為國出力,真是鞠躬盡瘁。我前日去探望,與江丞相交談多時,大為受益。隻是江丞相年歲已高,定要保重身體才是。再說這水寨,竊以為不如北移稍許。元軍若入侵,有南方、東方水路可行。饒州一城,守住了元軍南下的路,可是這東邊的水路,防守恐怕略有些薄弱。”
伯顏軍中主將營帳。
“報大將軍,有軍情!”洪亮的聲音傳來,一個麵色肅穆的牙將進入營帳。
“說來!”伯顏站在長案後,麵對行軍圖,不動聲色。
“江萬載的水軍如今已複入鄱陽湖,往饒州而去。”頓了一下,牙將接著說,“軍中斥候來報,江萬載軍一入大湖如魚得水,一改前日之亂象,頗為整肅。將軍……”
伯顏慢條斯理道:“不成氣候,這小魚兒翻不出浪花來,不必在意。”
阿術在側,道:“宋軍布防工事,早有定數。隻是這水軍,如若穿插其中,也是頗為麻煩的。屯入大湖又如何,早晚要破了這一支軍隊。”
伯顏起身,雙手背於身後:“大宋頗講究禮義,江萬載自稱‘義軍’,以為得到文天祥、張世傑兩處支持便有所恃,哼!宋軍與江萬載水軍看起來互為首尾,實際仍是孤軍而已,後繼無力,即便不理會,早晚也會自滅!”
阿術豪氣凜然道:“將軍所言甚是,但阿術仍願領一軍消滅他們!”
伯顏笑問:“阿術怎麼突然執著起來?那一支烏合之眾,連稱之癬疥之疾都是抬舉他們!”
阿術道:“大將軍,漢人常道千裏之堤毀於蟻穴,萬萬不可給他做大的機會。更何況,咱們自出兵以來,何嚐有過甚麼敗績,便是饒州,據將軍說,並不是我們打不過,實在是不屑一顧,然而看起來卻好似咱們真怕了那一支水軍似的。我們這一番士氣大漲,又豈能因為這個而泄了自己的士氣,漲了他人威風?”
伯顏聞言,哈哈大笑:“果然意氣風發少年人也,便準了你的提議。”頓了頓,又道,“事不可魯莽,聽聞劉整與三古家族有舊,這就先派劉整去說合一番吧。”
阿術大聲道:“是!”
劉整本已得知伯顏本不與江萬載為敵,還沒鬆一口氣,又接到命令,要去說降江萬載。即使做多了說降這回事,劉整免不了苦笑連連。劉整與江氏族兄弟以往是很有交情的,劉整在四川軍中受排擠時,於朝中亦多得江萬裏派的維護,蓋因江萬裏知道他是有擔當之人,為國家挽留人才著想,時時維護他。可是劉整居然降了元蒙,宋廷眾人又詫異又憤恨,這一番波折,豈止是生生打臉?劉整知道自己已然不義,倒也無所謂,唯一慚愧的就是不但沒有回報其維護之恩,反而陷江萬裏等人於不義。
既接到命令,亦無可奈何,劉整便收拾一番,並寫書信告知,信中略敘溫寒,並言“隻敘舊情,不談國事”。
江萬載接劉整書信,便知此人是來說降的。當時其子江鈺在旁,見劉整信來,張口便罵:“不忠不義之人,真是不恥與他往來!”
江萬載歎息不已,雖然心中明白劉整的難處,對其所說亦不敢苟同。江氏家族自幼受教,其子弟多重情義、輕生死,江萬載亦然,大丈夫何懼一死?
時江萬裏、江萬載二人俱在饒州。劉整既來,江萬裏便於廳中設宴接待。中間談及多年情分、老友及往來,兩人都嗟歎不已。當初那般的意氣相投,如今卻落到敵對陣營裏麵了。
二人對飲,江鈺便打橫相陪,坐於下首。
然而終於談到國事,江鈺原本看劉整既是前輩,又如長兄,當年多麼慷慨豪邁,此時居然在為元蒙人說降!年輕人喝酒之後更不能忍,於席間霍然起身,一言不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