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徽宗決議四路齊出。種師道回府,對其幕僚聞煥章歎道:“天子輕信雲天彪之言,我大宋禍不遠矣。”聞煥章道:“事已如此,歎息也是無用。不如盡力奪了燕雲,占了燕山地利。日後縱然金國叛盟,我等也不至措手不及。”種師道曰:“可惜我手下良將無多,去年又將王進、康捷薦給了張叔夜,如今隻有黨世英、黨世雄二人,堪稱萬夫不當之勇。”聞煥章道:“我向經略推薦二人,一個是八十萬禁軍都教頭,官帶左義衛親軍指揮使,護駕將軍丘嶽。一個是八十萬禁軍副教頭,官帶右義衛親軍指揮使,車騎將軍周昂。這兩個將軍,累建奇功,名聞海外,深通武藝,威鎮京師。”種師道大喜,便向徽宗求此二人,不久二人來見師道,丘嶽道:“經略如果真乏人,不如教十節度前來相助。”師道猛省,遂想起十路軍馬,乃是:
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
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
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
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
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
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
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
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
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
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
這十路軍馬,都是曾經訓練的精兵,更兼這十節度使,舊日都是在綠林叢中出身,後來受了招安,直做到許大官職,都是精銳勇猛之人,非是一時建了些少功名。師道便請徽宗著中書省定了程限,發十道公文,要這十路軍馬如期會集汴京。那周昂又向種師道薦了一名水軍統製官,此人喚做劉夢龍,善知水性,手下二人,一名牛邦喜,一名葉春,那葉春又善造海鰍大船。此一路水軍,種師道用來作為輔翼,從桑幹河進擊燕雲。
宣和四年四月四日,大宋四路大軍齊出,是日風和日麗,徽宗告了太廟,種師道、張叔夜、雲天彪、陳希真四名經略受了兵符印信,滿朝文武官員隨送出城。隻見天上複又慶雲聚集,五色繽紛,竟結成“天下大亂”四個金字。徽宗大驚,幾乎跌下龍座,無奈覆水難收,隻得教四大經略,催動兵馬離京。
第一路,遼疆經略使種師道於東路進擊燕雲,隨行精兵十五萬,將佐一十八員:
聞煥章黨世英黨世雄王煥
徐京王文德梅展張開
楊溫韓存保李從吉項元鎮
荊忠丘嶽周昂劉夢龍
牛邦喜葉春
第二路,河北經略使張叔夜於西路進擊燕雲,隨行精兵十五萬,除原有將佐外,另點兩員良將、八名都監,共計將佐二十五員:
張伯奮張仲熊賀太平蓋天錫
鄧宗弼辛從忠張應雷陶震霆
金成英楊騰蛟韋揚隱李宗湯
王進康捷酆美畢勝
段鵬舉陳翥吳秉彝韓天麟
李明王義馬萬裏周信
韓世忠
第三路,河東經略使雲天彪征剿河北田虎,隨行精兵十萬,除原有將佐外,另點歸化三莊將領三員,梁山降將三員,共計將佐一十八員:
傅玉雲龍劉慧娘風會
聞達哈蘭生畢應元歐陽壽通
龐毅孔厚唐猛哈芸生
沙誌仁冕以信呼延綽馬元
皇甫雄楊沂中
第四路,淮西經略使陳希真征剿淮西王慶,隨行精兵十萬,除原有將佐外,另請召家村將領五員來助戰,隻是女將陳麗卿於去年七月懷孕,如今已幾近臨盆,不便出征,共計將佐一十五員:
劉廣祝永清苟桓欒廷玉
祝萬年欒廷芳真祥麟劉麒
範成龍劉麟召忻高梁
史穀恭花貂金莊
前三路,種師道由滄州水陸北上,攻取遼國的薊、景、檀、順四州;張叔夜由河間府北上,攻取遼國的涿、易二州;最後二路合攻幽州,即遼國南京析津府。雲天彪由澤州北上,攻取田虎盤踞的威勝軍、汾州、隆德府、晉州、太原府、遼州、平定軍。至於山後媯、儒、新、蔚、武、雲、應、寰、朔九州,則有待雲天彪蕩平田虎之後,由代州北上;種師道、張叔夜由幽州西進,合力攻取。此三路,錯綜複雜,且又路途遙遠,容我先按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