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十四章 孫殿英幸會蔣介石(1 / 2)

1932年,日本帝國主義繼占領中國東北三省,又舉兵侵犯熱河,察哈爾以及長城各關隘,中央軍一味的避戰退讓,激起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紛紛要求出兵抗戰,是年十月馮玉祥急忙離開隱居的五台山,準備抗戰,北方各軍亦紛紛開赴長城各關口進行抵禦,馮玉祥適應全民抗日的激情,於1933年5月26日在張家口發起組織成立了“抗日同盟軍”。馮自任總司令,率部開往熱河喜峰一線和日軍幹起來,其他北方軍隊、各界民主愛國人士、愛國學生和廣大群眾,都紛紛響應,誓死抗戰,保衛疆土,大有驅逐日寇出中國之威勢。孫殿英為洗雪本人出自低賤和所率軍隊名聲不佳的恥辱,毅然決定響應馮玉祥建立抗日同盟軍的號召,參加了抗日陣營。

孫殿英的熱河抗戰,不久即在蔣介石的掣肘和暗中打擊下,馮玉祥的抗日同盟軍一道宣告失敗。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全國再度掀起了抗日熱潮,蔣介石在民族抗戰浪潮推擁下,不得不轉向抗日,孫殿英被任命為冀察遊擊隊總司令,率部由冀南向山西晉城一帶抗敵。其時,中央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八路軍一二九師劉伯承,鄧小平部,由陝北輾轉來到晉東南,與孫殿英部相會於山西晉城,因此時孫殿英和部下已有抗日之誌,所以和劉、鄧部隊相處得極為融洽,雙方曾在晉城城內大廟前戲台上,聯合舉行了多次抗日宣傳慰問演出。舞台上下,抗日必勝的口號此起彼伏,兩軍官兵熱血沸騰。孫殿英見一二九師槍枝彈藥缺乏,主動在自己部隊拿出一些慷慨贈予劉、鄧部隊。經過一個多月相處,孫殿英和部下同劉、鄧部隊建立了較深的感情,產生以後若幹年內兩軍互不相傷的友誼,這段友誼,是在國共合作抗日之時。

在晉城駐守期間,孫殿英部同八路軍一二九師劉、鄧部隊,共同參加了1938年春反擊日本駐太原香月師團進攻晉東南的戰役,並在中條山下合力挫敗了日軍香月師團的進攻,保住了晉東南地區。這次史稱“中條山戰役”的勝利,使日軍被迫退出長治一帶,縮回太原,老巢不敢再行擊。

中條山戰役以後,孫殿英遊擊總隊奉命調往河北省武安涉縣一帶駐防,在這期間,曾與日軍交戰過幾次,由於官兵作戰勇敢,不畏強敵,受到第一戰區司令衛文煌的通令嘉獎。

後孫殿英又有幸認識了軍統頭子戴笠。因兩人出身經曆相近,故一見麵便氣味相投,一拍即合。戴笠便引孫殿英赴南京謁見蔣介石。盡管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幾年前就接受孫殿英在東陵盜出的寶物,但和孫殿英麵對麵見過就未有,這是第一次。

蔣介石見了孫殿英讓坐,孫殿英不敢坐,給叫多次了,才坐了半畔屁股,表示見了大人物很局促。蔣介石瞪著孫殿英從頭瞧到腳,然後慢吞吞地說出:“老殿,你很能幹,有作為,就是你過去的曆史不太清白,趁抗日救國之機,好好地洗涮一番,以後不要亂來,有困難找我。”蔣介石這一說,可把個孫殿英驚出一身冷汗,立即站起來拜倒在地說:“我過去沒有找到親爹親娘,這次總算找上親爹親娘,走上了正道,從此忠心不貳,委員長要我生就生,要我死就死,決無異心。”話未說完,蔣介石忙命人把他扶起來,含笑連說幾聲好好。第二天就給新編第五軍軍長的任命狀。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急欲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爭奪勝利果實,孫殿英接到了國民黨軍委會新的任命,將原新編第五軍番號撤銷,其部改為國民軍中央第三縱隊,孫殿英為縱隊司令,轄第五、第六兩個總隊和三個獨立團。改編後的孫殿英遂將所部調到平漢鐵路沿線駐紮,並配合國民黨北上部隊接收沿線各縣區的財政大權。

1946年2月中旬,蔣介石親臨豫北前線,向各路將官麵授機宜,再次給予關照,當眾和孫殿英合影留念,以抬高孫殿英身份,讓各路軍官改變往日對孫部之成見。孫殿英對此感激涕零,遂下定決心要對蔣介石追隨到底。

孫殿英最後的歸宿

1946年4月,孫殿英調往豫北平漢鐵路的湯陰城駐防。1947年,全國各地的解放軍已開始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並在華北戰場上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到1947年3月初,解放軍開始調集重兵圍攻湯陰,力在盡快拔除國民黨中央軍設在豫北的這個重要據點,為全麵進攻河南打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