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一 楔子引禍(1 / 3)

方苑南市一頃橫塘,荷花映日,碧葉無窮。一朵朵挨著,一竿竿聚著,綠葉鋪就暗水中紅的花、白的花、粉的花、黃的花,朵朵點綴鑲嵌著,掩映間相應成趣,灼灼的芳華惹人駐足神往。

青菡是菡萏精,在方苑南市的這一頃橫塘裏住了百年,百年裏她年年看著鄰裏的紅蕖、白荷、黃芙花開花謝,花謝花開,心裏在暗暗默數著自己的花期,因為,花開時就是她修成正果、化身為人之時。

她不知為何要等上百年,隻記得初時她剛到這一頃橫塘時,恍惚轉醒睜開眼依稀看見一張笑臉,唇角含笑,狹長的眼因笑而水光瀲灩,長睫下顧盼間流光溢彩,眼角稍有一絲眼紋,卻無礙親切,反而讓他變得極為溫和,她呆呆地望著,忍不住想親近。直到他“啪”地一記鍋貼,青菡才反醒過來,懵懂地看著他,不知道他為何敲打自己。

他應該很年輕,光滑細膩的麵龐上總是帶著一絲笑容,連雙眼都是笑眯眯的,青菡胡亂想著。大約見她傻氣,他嘴角的笑紋漸漸擴大:“華莫盛於芙蕖,芙蕖,未發者為菡萏。我便叫你‘青菡’,可好?”

青菡不解其意,見他笑得好看,有些呆呆地點了點頭,從此以後她就有了名字。

於是,青菡駐紮在這方橫塘,而他一直陪伴著。初時的她還未能言語,表達不了自己心中的情緒,每日裏隻是靜靜聽著他的話,或讀書,或念詩,或者斷斷續續講上幾則凡間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故事。

涉江采芙容,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春塘初見時,古柳垂堤,他們相識相知,許下盟誓,待到橫塘百荷開遍,青蓮開如滿月時,再相隨。於是,他在橫塘種下一株青蓮,發芽抽葉立花,經年而過,每日裏搖櫓守候在青蓮旁,眺望橫塘古柳下的白堤,期望她的淡粉身影撲入眼簾。日出日落,春去秋來,橫塘眾荷開過,青蓮花期將至時,她仍未出現,仿佛夏日陣雨,霎時間來去匆匆。

秉持心中的意念,他未曾離去,駐守橫塘,潛移默化成了種蓮人。每有老荷喪去,他就及時地種上新荷,以期她遠方歸來,盛入眼簾的是滿塘的姹紫嫣紅。

唯有不變的是那一株青蓮,撐著花苞遲遲不肯盛開。

沒有尺素,沒有鴻書,他的等待和寂寞徘徊在這方橫塘。

所幸,還有一株青蓮。

青菡暗歎一口氣,收起飄遠了的思緒,默念初時他對她說:“所幸,還有你。”橫塘寂寞,其中滋味她自然深有體會,若是她能開口說話,她一定也會真摯地對他說:“所幸,有你。”

隻是一直都沒有等到這一日。他陪著她度過了人生的五十年,從青年到壯年,再到暮年,直到耄耋時他仍在飄蕩水上伴她左右,枯槁的手輕撫她,口中帶著濃濃的不舍與擔憂:“我就要走了,你該怎麼辦?或許我不該自私讓你陪我,然後又早早離你而去。”他不理會她的著急,或者他老眼昏花沒有看見,轉過頭搖搖望著遠處的白堤,自顧自呢喃:“菡萏鴛鴦不羨,人生一別何由見。”

青菡不解,隻是見他說這句話時,唇角含笑,眼睛十分明亮,一如既往地流光溢彩,仿佛看到了古柳樹下,白堤岸上,那抹粉色的身影在搖搖向他招手,不負盟約。他一直望著,沒有看到身旁青蓮的黯然神傷,一直望著,直到那隻枯槁的手滑落青蓮跌落水中。

他走了。

自此後,換了一個種蓮人,隻是青菡變得寂寞,他猶如突然的離去,讓她初識寂寞滋味,一直到如今,又是五十年過去。

這一年春暮還未入夏,橫塘裏的姐妹們早已迫不及待地怒放了,姹紫嫣紅開遍橫塘的各個角落,霎時將橫塘推向世人的眼裏。從暮春、經一夏、至仲秋,遊人如織,絡繹不絕。於是畫舸遊舫漸多,泛舟裳荷風靡,因為,遊莫美於南塘,華莫盛於芙蕖。

看著百蓮爭豔、遊人嬉戲,青菡有些嫉妒地低頭照水,頭頂青色的花苞欲開未開。她暗暗安慰自己,還有幾日,不過是一打盹的時間,不急於一時,於是閉目睡了。

夢中,那一天,他停舟在青蓮旁,斜躺在舟上,依水沉浮。青菡托了托有些沉重的花苞,這年年如一日絲毫沒有改變的花苞,總讓她有些不適地左晃右動,見他手捧書卷看得認真,有些猶豫問道:“那個,我什麼時候才能開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