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京西南城區小市街的西邊有一個叫槐樹街的地方,它坐落在城北河的南邊。
在槐樹街的南邊還有一個很大的湖,湖的名字叫馬蹄湖——湖的形狀像馬蹄的形狀,所以得名馬蹄湖。馬蹄湖東起槐樹街的東街口,西至槐樹街的西街口。
在老一輩人的記憶裏,在馬蹄湖的北岸有一排一公裏左右長的老槐樹,在******時期,槐樹花幫助槐樹街人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隨著歲月的流逝,槐樹所剩無幾,但槐樹街的名字卻留了下來。剩下來的隻有兩棵樹齡最長的老槐樹。
兩棵老槐樹在街西口,它們幾乎成了槐樹街的標誌。在槐樹街附近幾公裏處,人們就能看到這兩棵高大的老槐樹。
槐樹街的標誌除了兩棵老槐樹以外,還有一棵楓楊樹和一棵榕樹。楓楊樹在街東口,它的樹齡有五十幾年;榕樹在槐樹街的中段,它是解放那一年栽的。
馬蹄湖的形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馬蹄形變成了半月形,但馬蹄湖的名字一直未變。
兩棵老槐樹的樹皮已經脫落了大半,主幹的中部已經被蟲蛀空,小孩子晚上玩捉迷藏遊戲的時候會選擇樹洞隱身,最大一個樹洞能藏兩個五六歲大的小孩子。
很多人都擔心這兩棵老槐樹會死去。年長的人卻說:這兩棵老槐樹一時半會死不了,隻要根還沒有爛掉,它們就不會死。
事實也是如此:每年春天,這兩棵老槐樹仍然枝繁葉茂;槐樹上摽滿了槐樹花;空氣中彌漫著槐樹花的甜香味。
在這兩棵老槐樹的下麵住著兩戶人家。
這兩戶人家都姓翁,是一奶同胞的兩兄弟,哥哥叫翁長峰,老婆複姓令狐,名子叫令狐素琴,比男人小三歲;夫妻倆養育了三女三男六個孩子;弟弟叫翁長森,老婆姓冉,名叫冉蘭芝,比男人小一歲;夫妻倆養育了四男三女七個孩子。
這是兩個大家庭。
兩棵老槐樹是老大翁長峰的老婆令狐素琴保留下來的——令狐素琴是一家之主。
令狐素琴不願意砍掉這兩棵老槐樹有幾個方麵的原因:
在青黃不接的時候,特別是******時期,槐樹花是可以用來充饑的,這是第一個原因。
兩棵老槐樹枝繁葉茂,夏天,這裏是鄰居們納涼和聊天的地方,令狐素琴一向喜歡熱鬧。街坊鄰居經常聚集到翁家的院門口來,翁家儼然成了槐樹街人生活的中心。這是第二個原因。
兩個老槐樹幾乎成了槐樹街的標誌,尤其是在東街口的楓楊樹和街中段的榕樹還沒有長成的時候,翁家能和槐樹街的標誌物聯係在一起,別人家是無法享受此等殊榮的。令狐素琴從兩棵老槐樹的身上獲得了很大的滿足。這是第三個原因。
令狐素琴的表哥李仙亭是一個風水先生,他說這兩棵槐樹千萬不能坎,不能鋸,因為它們關係到翁家的興衰。這是第四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翁氏兄弟不是根生土長的京西人。解放前幾年,翁長峰帶著老婆令狐素琴從蘇北農村到京西來討生活,翁長峰在碼頭上公幹,令狐素琴在碼頭附近的毛紡廠做了女工。
一九五二年,翁長森也跑到京西來了,在哥哥的幫助下,翁長森也在碼頭上公幹,第二年,哥哥托人在老家給弟弟找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冉蘭芝,結婚後不久,冉蘭芝也進了毛紡廠。
槐樹街是由小市街西延出來的一條街,居住在這裏的人家和翁家兩兄弟一樣都是到京西來討生活的外地人。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在槐樹街,生育競賽不曾停止過,翁氏兩兄弟的生育能力還不能算是最強的,親看親,鄰看鄰,互相影響,互相學習。在槐樹街,生養最多的人家是劉老四夫妻倆,他們一共生了七男五女——十二個孩子,槐樹街最少的人家也有四個孩子。
這令小市街上的人家羨慕不已,小市街是古城京西一個老街,住在小市街的人絕大部分是根生土長的京西人。在生育能力上,他們和槐樹街上的人家相比真是望塵莫及啊。
毋庸置疑,槐樹街的人頭比小市街的人頭密得多,槐樹街的人氣比小市街的人氣旺得多。平時,在槐樹街上奔跑、玩耍的小孩子也比小市街多得多。
過去,槐樹街所在地原是一片蘆葦蕩,在城北河和馬蹄湖之間寬約兩百多米的狹長地帶,除了一排槐樹以外,全是蘆葦;現在,在槐樹街,已經看不到蘆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