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昭帝入平陵(1 / 2)

翌日。

天氣烏雲密布,道道雷鳴,飄著纖纖細雨。

皇後上官鳳兒領著包括童懿在內的文武百官,於皇家祠堂處,為昭帝立牌後,便一同前往平陵,主持昭帝入殮儀式。

待得他們到了平陵,忽而間風起雲湧,雷聲嘶吼,天空,更是下起了磅礴大雨。

天生異相,似是昭帝駕崩,使得蒼天泣血,是以落雨為淚,電閃雷鳴為哭聲,來表達蒼天悲痛。

平陵,人潮如海,四周,禦林軍鎮守,百姓慟哭,文武百官皆憂傷悲沉。

昭帝在位十三年,行仁政,以德治國,多次減免賦稅,分公田與貧民,且與匈奴保持良好關係,互不侵犯,雖比不上武帝開闊疆域,驅逐匈奴外敵之功,卻也稱得上是一位明君。

上官鳳兒立至前方,再其身邊,宮人撐傘,布施屏布。

身後右側,是監天司眾人,由童懿帶領,向天禱告。

左側,為霍光的文武百官,皆為孝服,微低頭,驀然哀悼。

之後,便是鎮守四方禦林軍,與外圍的平民百姓。

上官皇後,看眼天色,之後,又朝童懿看了看。

此時雖烏雲密布,難以用太陽判定時辰,可,此時朝廷,已經存在了可以測量時間的工具,雖有些偏差,可差不了多少。

於是,在童懿點頭之後,素手一揮,道“起棺,入陵。”

皇後旨意一下,童懿揚聲道“吉時已到,起棺,入陵。”

在他說完,後麵人盡皆呐喊,似要與天上雷鳴聲比肩。

抬棺人得令,十六名大漢,抬起棺槨,在呦嗬聲中,一步一步,有規有矩的步入平陵地宮。

之後,陪葬隊伍緊隨後麵,有金銀,有陶瓷,亦有奴隸,和昭帝在位時,一些受寵的妃子,卻是人殉。

待得他們進去地宮,皇後傳令“聖以入宮,閉府,成碑。”之後,走來一隊禦林軍,抬著一塊墓碑,在其他人把地宮大門關上之後,把碑,直接立於宮門前。

事畢,又有官人來報,稱守陵屋子建成。

聞來報,上官鳳兒美眸輕掃四周,輕聲道“陵宮已成,由本宮為先帝守陵。”之後,看向霍光,道“霍將軍,你先帶百官回去,處理朝中事宜。”

隻是,在她說完之後,童懿便出聲道“不可,此時新皇未立,皇後當替先皇執政天下,至於守陵人,便差他人吧!”

“是啊,皇後,此時朝廷,還需要你處理朝政,萬萬不可駐留此地長久啊!”在童懿話音落下不久,霍光也連連出聲勸道。

上官鳳兒見有人勸阻,心間不由得也是一鬆。

雖然很早就嫁給了皇帝,可是,對於皇帝,卻是沒什麼真正的愛情,有的,或許隻是那一絲妹妹對哥哥的感情吧!

自己之所以會開口說守陵,就是知道,此時的情況,是不允許自己久留平陵的。

不說新皇未定,就是如今朝堂,也暫時離不開自己。

不過,心頭雖鬆,可明麵上的禮儀,還是要注意一下的。

隻見她麵露猶豫,一副下不定決心的模樣。

有意動,可,就是不回應,反而是轉頭看向陵墓,滿臉不舍。

童懿見狀,心頭覺得好笑,這丫頭,幾年不見,這心機,倒是變得深沉了!不過,這也是好事。

心想罷,便道“還請皇後,能夠為黎民著想,先行回宮,處理政事,待日後新皇定下人選,再來此為先帝守陵,也不遲。”

“請皇後,先行回宮。”

“請皇後,先行回宮。”

……

童懿話語落下,霍光邴少卿連忙接上,之後,便是百官俯首,懇請上官鳳兒能夠回歸皇宮。

聞言,上官鳳兒嘴角微揚,做出一副下了大決心的神情,道“既然如此,那本宮便聽各位大臣的,來人,擺駕回宮。”

說完,路過童懿身邊的時候,小聲嬉笑著,說“童哥哥,鳳兒在宮中等你和水仙。”說完,端正儀態,一臉嚴肅的,在宮人攙扶下,上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