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將至,校場中一位身穿紅衣的年輕人,舞刀弄槍,正在演武,他的父親正是當朝頂頂有名的大將軍“顧雄”。
校場中亂軍四起,驚起塵土飛揚,眾將士手持劍盾,排成方陣立於校場兩側,在校場的最中心一組木製的高台上,一位40多歲的中年人,長須遮體身穿黑鎧甲,背手持劍立於當中,他就是“顧雄”。而台底下的,正是他的兒子,剛才身穿紅衣的少年“顧龍”。顧龍手提銀槍,立於兩隊中間,同眾將士一樣,等候父親的發令。
曆史上的後唐正是一個風雲動蕩的年代,所以後唐的人們重武輕文。這裏也一樣,誰的武功高,誰的官職就高,因此顧雄從小就對顧龍的武藝有著深厚的培養。別看顧龍今年才十二,小小年紀絕對可以跟一個當朝大將對拚個一二。
父親顧雄站在台上慷慨陳詞“後日,就是我後唐出兵北伐的日子了,我兒作為先鋒為父很是欣慰!他小小年紀竟懂得為國效力。所以,你們也是一樣,像他,給我提起一百分的精神來,隻許成功不許失敗。我們後唐的江山社稷,就全靠我們黑鷹軍了!明白了沒?如果明白了,明日午時我們在此集合!”
眾將士應聲答複,顧雄揮劍宣誓。宣誓完畢,眾將士奔散著離去。一陣塵土過後,校場上就剩下了顧龍父子二人。顧龍年紀小,但顧雄的年紀可以說是很大了,因為顧龍出生的晚,所以顧雄對顧龍是疼愛有加。隻不過一到了特別嚴肅的話題上,顧雄隻是笑而不答的應付過去了。這個問題二人心中都明白,就是顧龍的母親。
顧龍自從出生之日起就見過母親一回,還是顧龍七歲上元節的那天。顧龍抱著母親的衣角不肯離去,顧龍的母親卻看也不看一眼。顧雄生氣的咒罵著顧龍的母親,而她隻是擺了擺手轉身就離去了,自此再無音訊,以後的日子顧龍也不敢提他的母親,因為他知道父親也很傷心。
明天就是出師北伐的日子了,顧龍打算收拾好心情準備明天的應戰。父親知道顧龍此時最想要問什麼,他拍怕顧龍的肩膀,笑著“明天就是北伐的日子了,皇上對我怎麼樣我還是知道的,隻是你小小年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明天咱們一定要好好打,不要讓你娘擔心!”
顧雄說著,從懷裏掏出了一顆藍色的鑲龍圓寶石,交給了顧龍“這是我幾天前遇到的一位老仙人給我的,我把它交給你。萬一我有什麼不測,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顧龍收回了寶石,他不知道父親這種時候怎麼說出這樣的話來,但是他也不敢多想,隻得把寶石揣在了懷裏一直保存著,直到那天.....明日就要打仗了,顧龍想著自己可以多練習一下,畢竟從小父親交給他的槍法自己還不是很熟悉,因此顧龍讓父親先離開了,自己在校場上耍了起來。
顧龍的那杆銀槍,還是他十歲生日那年父親送給他的呢,顧龍一直把這杆槍當成了寶貝。他還給自己的寶貝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他管自己的槍叫“散龍混銀槍”,逢人便說自己的槍是羅成用過的槍,一般人拿不起來,拿得起來也使不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