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華寺位於深山之中,是樹木茂密,古樹參天,繁草叢生的深山中,又在山清水秀的迦洛山上,緊挨著奇石兀立的獅吼山;其寺不算太大,卻也僧侶不少,方丈主持,寺中大殿供奉著“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佛像威容,端嚴畢備。
寺裏的鍾樓,在大門之內,二門之外,離大殿五六十米,樓高隻十多米,樓上懸掛著一口佛鍾,大隻小桶般大,顏色青紫,古香古色,旁邊敲鍾的是根黃燦燦銅棍,佛鍾不大,撞響時,聲音卻清脆而深沉,如唱如訴,回音悠長,奇妙無比,能發聾振聵,動人心弦。樓下一塊空間,早先沒有建成客房,卻也夠四五個人盤腳而坐,地上還鋪著深黃顏色的絨絨地毯,是施主貢獻來,專供善男善女們端座念佛用。
聞鍾聲,省行端,覺善惡,知迷途,圖進道。每逢佛鍾敲響,沉睡的山川河穀,人群,牲畜,三界、六道,便仿佛被佛鍾喚醒,真個善哉善哉,阿彌陀佛。
通向覺華寺的路,自古就無車馬路,隻有一條連接外界的人行通道,寺中所需什物,大到磚木建材,小到一粟一米,全由僧人搬來運往,方丈有言,讓僧人搬運生活所需什物,跋涉艱辛山道,有助知艱難明世事,能體恤有憐憫。因此這條道延續了不知多少年,多少個世紀。就是如今,到覺華寺旅遊的人漸漸多了,依然還是沒有車路,倒不是因為車路不好修造,而是因為覺華寺旁的山川林海,有著奇葩異果,珍禽異獸,因此為其生態保護,才沒有修建車路,隻是將原有的石板路重新修建得平坦,寬闊了一些。那表麵平坦的山路婉轉延伸到深山,沿著山路,步步登高,越高越覺寒氣襲人,越走越感到山林之深奧,似乎藏匿著不少奧秘,也越走越有一種清靜感覺,感覺原本世界如此清靜,喧囂爭鬧身外事,清靜怡然淨心地。然而,當那覺華寺佛鍾的響聲,回蕩在山林裏,會使清靜的心靈為之震撼,仿佛世間萬物在哪鍾聲中激蕩,鍾聲喚起良知,鍾聲告誡善惡。
相傳,每年年三十的夜晚,那鍾聲一敲響,便有睡在那佛鍾之下、且已睡著了的人,就會進入另一個世界,另一片天地,領略一番異世奇聞,當又一年辭舊迎新鍾聲響時,那人便從另一世界歸來,猶如夢醒,說起所見所聞,或有感慨的,或有顫顫驚驚的,或有侃侃而談的,或有不敢暢言的,其型各異,都因人品而定,善惡緣分各有所別。
但傳歸傳,說歸說,僅隻傳說而已,畢竟每年年三十,家家要吃團圓飯,因要吃年飯,也就要忙年飯,飯後話親情,說喜樂,守歲至天明,從古自今,年年如此,歲歲相同,那有人會去那寺裏的鍾樓下眠著,便是平素有人想圖個神奇,試個究竟的,在這一天也會因忙,忙得將好奇心思拋到了九霄雲外。
但畢竟大千世界無其不有,傳說就有這麼一個年三十的夜晚,因為是傳說、又是多年前的事情,所以無法考證是哪一年了。總之,那一年年三十,竟有兩個附近山中的十三、四歲少年,名字也都取得稀奇,一個姓宋名真棒,貫稱小棒子;另一個姓金,名鹿子,貫稱小鹿子。
這兩少年,因為年三十沒有事情需要他們去做,夜晚也無啥可供他倆好玩;於是他兩個,吃過年飯,約著到了覺華寺。這以後,他們家人便說他們失蹤了,直到第二年的年三十,有人看到他們從覺華寺走出來,隨著他們的出現,就有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傳說,覺華寺的方丈和僧人,曾證實在兩個年三十都見到過這兩少年,前一個年三十,見到他倆睡在覺華寺鍾樓下層的地毯上,有僧人為不攪他們好夢,隻對他們念過兩聲,“南無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南無阿彌陀佛”;而在後一個年三十,見他們從亭子間走出來,又走出了寺院。但這樣的證實,隻能證明兩個少年到過覺華寺,而不能說明他們到過那傳說的世界;覺華寺旁邊的獅吼山似乎倒證實了有這麼一個故事。
那獅吼山,奇石兀立,各型各狀,千姿百態,當人們看著那雄獅模樣的奇石,仰天呼嘯的形狀,仿佛那獅的吼聲已傳入了耳裏。再看著那一群羊般的亂石,其中有翹起的蛇頭,便對傳說中的蛇精與皮羊,有了九分相信,再看著那奇石上矗立的猴,石壁上站立的鹿,也相信故事中有著的猴和鹿,隻是不敢相信鹿和猴竟是那兩少年的化身。
其實,無所謂相信,無所謂有無,傳說是個故事,故事隻要新鮮,就不妨說出來,讓人評說其中寓意,能否得消遣,有無娛樂性。由此,就讓我們借用一句“閑言少息,書歸正傳。”
獅吼山傳奇
(一)
話說,那一年在山中世界,豔陽當值,晴空萬裏,天空竟有一聲霹靂,就見一道閃電將個紅彤彤的球樣東西,砸到百丈崖上,砸成了兩半,滾出一個東西,直滾到百丈崖下的一塊平坦石板上,原本一團的,竟伸展開,站立起,活脫脫一個人模人樣的猴,手舞著一根閃閃亮的,道道金箍箍著的金箍棍,說道,“我叫宋真棒,鬥戰勝佛派我來了。”而鬥戰勝佛派他來幹什麼,他卻也不說,便一溜煙消失在叢林中。
此時,天空又有一道閃電,直擊地麵的一棵古槐樹,這古槐樹長在一個山洞前,就見閃電擊中之處,“嘭”一聲,燃起了一柱火光,是樹旁的一截色彩斑斕的木頭燃燒了起來,轉眼就燒得火勢猛烈了,天空突然落下一片白雲,往哪燃燒的木頭上蓋去,接著又聽空中一聲雷響,隨聲,那山洞裏“轟”一聲響,炸出一股洪流,衝滅了洞前的火焰,也將那節木頭衝得隨水飄蕩,那木頭飄著飄著,竟不是木頭木腦了,居然有腳會動,有手會劃拉。那木頭被洪水衝得拐過幾道彎,又衝上一座山梁,等洪水再往山梁下麵瀉時,那節木頭被一棵小樹攔住,擱置在山梁上,驀然一豎,竟成了一個活生生坐著的梅花鹿,且說出一句人話道:“噢!我金鹿子,怎麼竟變成這付模樣了。”他說了,像人般站立起來,卻有一隻腳崴傷了,便一瘸一拐的向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