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寧王兄弟兩自紫金山孝陵謁陵歸來,匆匆便奔往皇宮。
經燕王發兵全力撲救,大火此時已經熄滅,七零八落地卻仍有些殘餘的小塊火堆在燃燒,軍士侍衛太監仍舊來回奔忙,繼續救火。
朱棣朱權自奉天門進入,滿目灰燼餘煙嫋嫋,二人對望一眼,都是心中一沉。不由得加快步伐,飛步往前直奔。
馬三寶一眼望見,急忙迎了上來:“王爺!”
朱棣連忙問:“陛下呢?”
馬三寶輕聲道:“王爺請移步這廂。”說著頭前帶路,往交泰殿方向走去。
這時四處一片狼藉,原來巍峨高敞,雕梁畫棟的一座座宮殿都坍塌不見,隻餘斷木烏黑,頹垣殘破。地上散落著眾人奮力搶出的雜物,花瓶茶杯書籍瑤琴銅鼎等等,攤放了一地。
一片灰燼中,魏國公失魂落魄地站著不動,麵前是幾個燒焦的屍身。旁邊站著同樣麵無人色的海壽。
朱棣朱權一震,疾步上了台階,來到徐輝祖身旁。
地上共有五具屍身,四大一小,燒得焦黑,麵目固然不能辨別,身材服飾發髻一樣看不出來,連身型也燒得縮了。
馬三寶輕聲道:“這小的是太子,這是皇後。這三個,應該是聖上和兩個侍從。”頓了頓道:“原懷王和太後在寧國大長公主府上,僥幸逃過。”
朱棣望著這幾具黑焦的屍體,腿一軟跌倒在地,淚如雨下:“陛下!”
朱權也麵色慘然,怔怔落下淚來。
無論如何,他是自己的親侄子,是大哥的兒子,是父皇最疼愛的孫子。本來隻想見了麵,痛痛快快地吵一場哪怕打一架,怎麼會成這樣?朱權這幾天連要問的話都想好了,最想說的是為何相信黃大人勝過自己叔叔?
徐輝祖見到燕王寧王,眼都紅了,一步衝過來,揮拳就往朱棣身上打去:“你這個逆賊!你這個不知君臣大義的反賊!”朱棣並不躲閃,任由他一拳拳砸下。
朱權看不下去,攔住問道:“魏國公,這火是誰放的?”
徐輝祖一呆:“誰放的?”
朱權道:“魏國公不知道是誰放的火,可本王知道是我們救的火!這宮裏有人要害聖上,秉筆太監王直求我們來救聖上的!前朝有奸臣,後廷有小人,你這顧命大臣怎麼當的?還有梅駙馬!你們心中就不愧?”
徐輝祖呆住,張了張嘴,卻無法否認。皇帝年青,自己和梅殷任由他聽信齊泰黃子澄方孝儒,用李景隆,派五十萬大軍,是尊重皇帝可也是明哲保身。一錯再錯,終於弄到今天這地步!
徐輝祖跌坐在地,淚水潸潸而落。
“王爺!王爺!”王景弘大步跑近,身後跟著個年青的姑娘。是知恩!朱棣一驚,想起蓮花,望向馬三寶。
馬三寶低頭輕聲道:“公主在天禧寺,寺裏也失火了。我,我走不開。”
朱棣一跺腳,馬三寶急忙奔出:“我先去看看!”
王景弘在金川門碰到知恩,兩個人都是又驚又喜。知恩嘰嘰咯咯連比帶劃說個不停,什麼這幾年我長個兒啦,江南的泡菜不好吃可是米飯還不錯啦,什麼天禧寺的玄信玄知真好啊等等,王景弘一路含笑聆聽。知恩說公主有信給燕王,王景弘便領著她來到了宮裏。雖然知道皇宮失火,可真看到如此大火,二人還是嚇了一跳。
朱棣接過知恩的信,一把撕開,目光掃過,皺眉不語。
朱權伸過頭看一眼:“再見無期,托你照顧海壽和知恩……四哥,她是想死!”
朱棣大手一揉將信團在掌心,匆匆往宮外走去。邊走邊大聲吩咐:“十七弟,你留在這裏,剩下的火都要滅幹淨。景弘,你幫著寧王。”
知恩海壽對望一眼,連忙追趕燕王,到得奉天門,燕王的高頭大馬已經奔得遠了。二人急急也往天禧寺奔去。
朱棣催馬疾奔,心中五味雜陳。進城那一刻大功告成的喜悅,揚眉吐氣的歡欣都無影無蹤了。
皇帝死了!是我逼死的嗎?可是我並不想他死,他是我的親侄兒啊!
父親!大哥!你們不要怪我!宮裏失火,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已經全力救火了啊!
然而倘若回到三年前,倘若一切重來,會改變決定嗎?會放棄這場抗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