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玉背著旅行包隨著人流逛蕩。
這是在2009年5月27日的北京故宮博物院。
楊凡玉還是第一次來故宮,他對於名勝古跡有一種特別的喜愛。用他前女友的話說是喜歡吊古評今,有當文人騷客的潛質。楊凡玉特寫喜歡看曆史類的書籍,也有股子曆史責任感和曆史滄桑感。當初要不是家裏的意見,可能就去學文了,就不會考上那個工科大學去學機械了。
楊凡玉的大學生活如同大多數人一樣,三分學七分混。他學的這個專業很多人臨到畢業都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雜,就一個字。什麼光機電力算氣都學,都沾邊,可是實際用卻發現什麼都不會。
四年一閃即過,青春易逝啊。轉眼畢業了,招聘會上人山人海的場麵楊凡玉是不想再經曆第二次了,現在回想起來都一身汗。楊凡玉找到了一家大型企業待著,領著可憐的工資,一晃到了現在。
要說楊凡玉有啥成就就是大學裏找了個女朋友,女孩子叫綺,是浙江本地人,家庭條件很好。當初楊凡玉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追上的,那對她是真好,已經達到了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的地步了。二人的感情也一直算穩定。
然而沒有物質基礎的愛情真是脆弱啊。在兩人畢業之後,楊凡玉本想兩個在在一起同居,可以相互照顧。但是她女朋友父母堅持叫她住在家裏,沒辦法,楊凡玉隻好自己在外麵租房子住。可憐楊凡玉和她女朋友交往了3,4年了卻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發展,主要是她不同意。楊凡玉開始很鬱悶,後來想想也無所謂,等結婚了不還是自己的。可惜他的想法真是太單純了。
楊凡玉晃了晃腦袋,使勁的把這些往事從腦子裏甩出去,穩定心思聽著導遊的解說。
“這兩個大缸是幹什麼用的誰知道?對,是裝水用的,這是當初造紫禁城的時候為了防止火災而鑄造的。你們看這麼大的缸可以裝多少水啊!這兩個缸都是銅鑄的,當年外麵都鍍了一層金,從遠處看,金光閃耀,特別好看。不過後來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那些侵略者為了發財,用刺刀把外麵的金子都刮掉了。大家看,現在這上麵還有很清楚的刺刀的刮痕。這兩個缸就是當年中華民族苦難曆史的見證。”
楊凡玉晃了晃了暈乎乎的腦袋,卻發現自己已經和旅遊團走散了。打開地圖看了看,也沒找出自己現在的位置,想找個人問問,可是附近一個人都沒有,而且也沒什麼標識。楊凡玉也不著急,反正天還早,看了下手表才下午三點,離集合還有一個小時,到時候實在找不到就打電話給導遊好了,再不濟找110,這麼大個人還能在故宮裏丟了不成。
想到這裏,楊凡玉把地圖折起來塞到背包裏,信步在這裏逛起來了。
這裏的宮牆和前麵看到的不大一樣,還是挺新的,估計是重新修葺過,而且看這裏這麼冷清,可能是還沒有向遊人開放的區域。楊凡玉心裏還是很高興的,畢竟故宮有很多地方都還沒有對外開放。走了不遠,楊凡玉看到前麵就到頭了,是個死胡同,剛好看到左手邊有扇門虛掩著。
楊凡玉走過去,手搭在門上,輕輕一推,一看裏麵是個院子,他想也沒想,就直接推門進去了。。。
那一瞬間,楊凡玉感覺一陣清爽的風吹過自己的身體,如同一股電流流淌過身體每個地方每個細胞每個毛孔,愜意至極。他不由得閉上了雙眼,用心的去體會這如神仙般的感覺。
一縷輕微的聲音若有若無的傳來,楊凡玉仔細的凝神傾聽,那聲音如歌如泣,虛無縹緲,猛然間,一陣刺耳的淒厲的尖叫聲直直的撞擊著楊凡玉的鼓膜,把他震的腦子嗡嗡直響,他不禁睜開了雙眼,四下一瞧----
四周變的漆黑一片!
突然不遠處出現了一點亮光,走過來幾個人,楊凡玉趕忙走過去問道:“請問這是哪裏,你們是故宮的工作人員麼?”
“故宮?這名字不錯,故國的宮殿啊!朕隻怕是再也見不到了!”一個看上去三十幾歲的穿著類似於電視劇裏黃袍的中年男人說道。
旁邊一個佝僂著腰,頭發花白的老頭趕緊說道:“萬歲爺不要再傷心了,這都是天命啊!我大明氣數已經盡了!”聲音確是沙啞尖利。
大明?楊凡玉心裏一下子就糊塗,這是哪跟哪啊?怎麼一下子扯到什麼大明上去了?難道再拍電視劇,也不可能啊,旁邊也沒到有什麼工作人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