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名叫李遠山,是形意拳的大行家。
他跟唐振東最後交手的三拳,卻不是對唐振東故意相讓,而隻把唐振東打退了五六步,這不是因為他對唐振東有什麼憐才之心,而是因為唐振東的內勁強橫,李遠山也不敢在絲毫沒有留手的情況下,全力出擊,萬一這小子冷不丁給自己一拳,自己這把老骨頭也不如他年輕人抗擊打能力強。
不過唐振東能迅速的找出克製自己的方法,卻真的讓李遠山刮目相看。
要知道武道一途,功力是基礎,而應變和現場對敵時候的反應卻是排在第一位的。
“老人家,你打的這是什麼拳?”
“小夥子,你打的是什麼拳?”
“嗬嗬,我這是家傳的,沒有名。”
聽到唐振東這麼說,李遠山點點頭,自己走南闖北,見過的高手多,交過手的也不少,各種拳種即使沒交過手,那也知道是什麼拳,但是這個小夥子的拳法讓他有些迷糊,他的確是不知道唐振東練的什麼拳。
“我練的是形意拳,你沒聽說過?”
“聽說過,聽說過,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
“哈哈。”李遠山哈哈大笑。
“老人家,請問您怎麼稱呼?能不能把你的拳教我兩手?”唐振東空有一身鬼穀內功,但是卻沒有與之相對於的打法,唐振東的內功得自師父,不過鬼穀拳法遺失的太多了,根本無法與強橫的內勁相匹配。
“哈哈哈哈,”李遠山哈哈大笑,“你這小子求的也太容易了吧,每一派的功法都是非親傳弟子不傳,而你就這麼讓我教你?”
“拳法非有緣人不傳,我感覺我跟老人家就算是有緣人,所以我知道老人家不會拒絕我。”
唐振東說的自信,那是因為他看出了老人家的麵相上是一副命宮寬大,腮頰圓而有肉,這是一副典型的豁達開朗,與人為善,善於交友的麵相,這樣的人不拘小節,最喜歡交朋友,所以唐振東非常有信心。
“哈哈,遇到你這麼聰明的小子,我真的是沒話說,不過我在海城住不長了,我是來探望我在這裏工作的女兒,在這裏隻能住一個月,你要是沒事,早晨這個點就過來,我把我的拳教教你,不過能學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
以前的社會,練武的人多,靠武就能吃一碗飽飯,所以一般都是師父挑徒弟。不過風水輪流轉,現今這個社會,練武已經不能成為一向養家糊口的本領了,隻不過是一種防身健身的技能,有誌於武道之人,是越來越少,師父對於徒弟也不像以前那麼挑剔了,反而是徒弟手中有錢,可以隨便挑師父。
徒弟少了,自然資質絕佳的徒弟就更少了,在以前,這樣的徒弟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到了現在,這樣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很多門派都麵臨後繼乏人的無奈。這種局麵的結局就是神功絕藝的失傳。
所以,在現代,很多師父都拋卻了門戶之見,對於真正有資質,能沉下心來學拳的,這樣的人比金子還珍貴。
雖然不能收為弟子,但是授拳的恩情在。現在社會一個普遍的情況是:有真功夫的教拳從不收學費,隻有一瓶水不滿,半瓶水咣當的才會一月五百,八百的收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