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李家好兒郎(1 / 2)

崔恬雖然感覺李暠這個半大老頭子今天的笑容不太正常,但是也沒有太在意,客氣道:“世侄來到李府許多時日了,李家人對我父女二人甚是照顧,世侄感激不盡,怎還好讓世伯如此費心呢?”

李暠臉上的笑容又增加了一層,五十來歲的臉活活被擠成了像七十歲的糟老頭子的臉,道:“不麻煩,不麻煩,世侄不必客氣,我們漢人向來重禮節,這禮節斷然不可輕廢,不然以後傳了出去,說清河崔氏崔三公子在我這裏受到了怠慢,那我這張老臉往哪裏擱啊?”

崔恬還想要推辭一下,李暠拍著崔恬的胸脯說道:“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世侄勿要推辭!”

崔恬無奈,隻好點頭答應:“既如此,那世侄父女二人就卻之不恭啦!”

李暠的臉上樂開了花:“好,好,我這就前去準備!”

大宴開始之時。

崔恬攜帶愛女崔曦妍來到宴請大廳,隻見李家人都已經全部坐定,李暠和夫人尹氏笑容滿麵,眾人見崔恬和崔曦妍坐定,齊刷刷的站起來施禮:“崔世伯(叔)安好!”

崔恬回禮,定睛一看,不是說好是李暠全家人前來共同舉辦宴會嘛,怎麼看到眼前的都是自己的小輩呢,李暠共有八子一女,除了長子李譚早卒以外,另有七子一女在世,今日怎麼一個不見?

李暠看到崔恬疑惑,解釋道:“崔世侄也知道如今西北乃是多事之秋,我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都各自去做準備了,次子李歆已經先行趕赴敦煌為我赴任打前陣,三子李翻前往甘肅天水我夫人所在的尹氏家族,至於四子李預、五子李密、六子李恂、七子李眺、八子李亮也都各有差事,必備萬全,所幸我的孫兒們都在,今日共同為崔世侄接風。”

崔恬現在已經差不多知道了李暠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心裏一陣苦笑,但是也隻能順應,道:“李家諸子皆有所用,我已來數日,怎會不知?世兄弟們各個文武之才,皆可獨當一麵,世侄佩服,世人皆言世伯“通涉經史、玩禮敦經、尤其文學”,這一切都是世伯世伯母二位教子有方啊!”

李暠、尹氏夫妻二人聞聽此言,心裏麵樂開了花,但是嘴上還需要故作謙虛,道:“哪裏,哪裏,讓世侄見笑啦,犬子們世侄已然見過,隻是這孫兒們世侄卻不曾全見,今日還煩勞世侄指點一下他們!”說罷,示意孫兒們開始自我介紹。

隻見坐在對麵起身一個小夥子,大約十五歲年紀左右,明眸皓齒,豐神俊朗,劍眉星目,頗具世家公子風範,率先起身,道:“世叔好,世侄名喚李重耳,乃是李歆之子,今年十五歲,今日我準備了一套劍法,望世伯指點。”

說罷,在全場人注視之下,李重耳手持一柄青光耀目的太阿劍,走近大廳中央;此時全場寂靜,李重耳騰身飛躍,劍尖撩起,李重耳身姿旋轉,矯若遊龍,隻見銀光熠熠,劍影閃過,不見人影,稍傾,雲卷雨息,李重耳箭步躍起,將劍連續刺擊青天;雙腿飛騰,又象神仙駕著蟠龍翱翔雲端,甚是精彩。

李重耳舞劍過後,台下諸人掌聲雷動,李暠捋著自己的胡子,露出了非常滿意的笑容,轉頭看向崔恬,道:“世侄以為如何?”

崔恬連連點頭,頷首道:“重耳公子“一舞劍器動四方”、“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真乃好劍法!”

李重耳聽到崔恬誇讚,一出場,便博得了一個滿堂彩,不墮李家聲名,也算不辱使命,道:“多謝世叔指點。”說罷,心滿意足的回到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