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丞相(1 / 2)

諸葛允現在非常的想笑,原因也很簡單。

將來,一個蜀漢的皇帝,和一個蜀漢的丞相,兩個人此時,正坐在台階上,構想著未來。

“對了孔明,你剛剛說,要搭建快捷的交通?”

見提起了這個事情,諸葛允也趕緊的點了點頭。

其實諸葛允早就動過想要鋪鐵軌的想法,但是沒有蒸汽機,加上西川地勢險峻,根本就沒法弄。

既然地上走不了,那就上天吧。

所以借著這個大改革的熱潮,諸葛允打算,跟劉備提一提這個事情。

“此事我全力支持,荊州和益州雖然相隔不遠,但是支援卻非常是問題,如果能夠製作出一條熱氣球的通路,倒是也好。”

現在的西川境內,已經被龐統改進了一段。

就是按著諸葛允製作的滑輪原理,在各個需要繞道的地方,按上了纜車一樣的東西。

坐在車裏的人,隻需要不停的轉動滑輪,吊車就會前進。

比騎著馬繞路要快不止一點半點。

這個事情,劉備是知道的,但是對於見識過熱氣球的他來說,這並不讓他感覺到驚訝。

諸葛允也很早的時候,就跟劉備說過相關的方針。

其實,隻要抓住人心,教育,經濟,兵力,還有交通。在這個時代裏,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了。

人心所向,就是大勢。而教育,是為了讓人才不會斷層。

後蜀之所以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人才的凋零,所以諸葛允覺得,既然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把人才的後續,培養起來。

而經濟和兵力,是國之根本。這個是絕對毋庸置疑的。

至於交通,越繁榮的城市,交通就越便利。這是一個不變的道理。

就好像後世一個小縣城和首都的車流量比較一樣。

對於這些事情,諸葛允在後世就有非常深刻的認識。這也是龐統,不跟諸葛允爭第一軍師的原因。

“孔明啊,我顛沛流離,戎馬半生,幸得先生,才能有今日之成就。我現在,是感慨萬千啊。想當初,我因為生計,不得不去賣草鞋。現在,卻已經開始考慮自立為王。”

諸葛允知道,劉備的野心很大。他早就在等機會。

而這個機會的開端,就是黃巾之亂。

一個人連戰連敗,還能有信心的,絕對是人中的豪傑。

當年的劉備,現在的曹操,沒有一個不是如此的。

“主公過獎了。亮,隻是在應該的時候,做應該的事情而已。”

諸葛允不敢居功自傲,所以現在,非常的平淡謙遜。

劉備知道諸葛允的意思,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孔明,今天,你我的對話,不是君臣,而是兄弟,所以,不要去想那些權謀之事。自從得了荊州益州之後,我已經很久,沒有跟人說過心裏話了。”

見劉備一副感慨良多的樣子,諸葛允回頭,在屋裏拿了兩瓶好酒出來。

“孔明,你在辦公室裏藏酒?難怪翼德找不到,哈哈哈!”

劉備聞了聞酒香,然後喝了一小口。

“你知道嗎,當初我坐困襄陽,心中愁苦,卻偶遇徐庶。給了我一些生機。後來徐庶離開,向我引薦了你,當初,我三顧茅廬,還在想,你諸葛孔明,不會是個棒槌吧?”

兩個人相視一笑,劉備繼續叨叨著。

“但是當你擺開地圖的時候,我就知道,你並非泛泛之輩,後來,我來接你,你就拿出了諸葛連弩,讓我著實驚豔。”

“後來,你讓張飛關羽都對你服服帖帖,對內,改革新政,減輕賦稅。對外,北據曹操,東抗孫權,幾次救我等於危難之中。”

劉備又喝了一大口酒,諸葛允知道,這是劉備作為一個帝王,提前給自己這個內定丞相,打了個預防針。

“從博望城開始,我就知道,你孔明,是能夠給我帶來希望的人。你和世元在得了益州之後的惡行惡相,我也明白。這是給我表忠心,害怕功高蓋主。放心,我並非曹操之流。”

見劉備提起了這件事情,諸葛允也是心中一哆嗦。

“主公胸懷大誌,又有容人之心,我二人,也定然要還給主公一個答案。”

諸葛允的回答中規中矩,劉備也點了點頭。

“等你的計劃完成之後,我稱帝,如何?”

諸葛允立刻點頭,並且給劉備分析了一下到時候,他們的處境。

“主公,等學校和銀行完全之後,咱們的聲望,絕對會到達一個頂峰。到時候,完全可以借著民心所向,自立為王。主公不必擔憂,我們到時,會逼著主公稱王的。”

劉備非常欣慰的點了點頭,然後重重的拍了拍諸葛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