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東吳皆是爾等目光短淺之輩,此次結盟,也沒必要了。亮,這就回江夏。你等大可抱著言和的夢,走向滅亡。子敬,亮告辭了。”
諸葛允說完,直接扭頭,抬腿就要離開。
“孔明先生留步。”
諸葛允尋著聲音望過去,一個儀表堂堂的男子就站在自己身後。
“閣下可是周瑜周公瑾?”
諸葛允的內心非常慌張。畢竟眼前的男人,是一手主導了赤壁大戰的人。而自己,隻不過是一個說客罷了。
“孔明先生高談闊論,公瑾佩服。且隨我來,麵見我家主公。”
周瑜非常的懂禮儀,加上儀表堂堂,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難怪可以娶小喬為妻。
“公瑾也認為,應當言和嗎?”
諸葛允跟在周瑜的背後,幽靈一般的問出來了這樣一句話。
“我東吳兒郎,不喜歡戰爭。”
周瑜這句話已經是表明了態度,諸葛允卻是笑了起來。
“孔明,你笑什麼?”
魯肅並不明白,所以看著諸葛允發愣。
“亮,隻是想起了言和的手段罷了。”
諸葛允沒再繼續說,而是搖著羽扇望天。
“哦?先生有言和之法?公瑾願聞其詳!”
“曹cao貪戀美色,而且素問江東有二女,名曰大小喬,曹cao是垂涎已久,還說要修建銅雀台,與二女共度餘生。江東若將此二女送給曹cao,自然是無憂於戰事了。”
諸葛允這話說完,周瑜的臉色就有些難看。
“請臥龍先生,速速與我麵見我家主公。”
見周瑜生氣,諸葛允知道,自己的話有了作用了。當然,周瑜本身就是主戰派,剛剛,也不過是試探一下自己而已。
所以,諸葛允對自己偶爾的壞心思,非常得意。大概就像是小孩子偷摘了鄰居家的石榴一樣吧。
當然,諸葛允還有另外一個在後世糾結了很久的問題。那就是孫權的胡子。傳聞孫權的胡子是紫色的。劉備雙耳披肩。
劉備自己見過了,耳垂是大,但不至於披肩。那麼,孫權的紫色胡須,又是否是真的呢?
直到諸葛允的眼前出現了一個身穿錦袍,儀表堂堂的年輕男子坐在大堂正中時,諸葛允知道,紫色胡須的事情不存在了。
要說眼前這個人,必定是孫權無疑了。
但是孫權終歸還是有些年輕的。臉上的胡須有點是有點,但完全跟紫色不搭邊。
“來人,可是孔明先生啊?”
這年輕人派頭十足,但是諸葛允心裏清楚,孫權現在,不必自己淡定到哪裏去。倆人都挺緊張。
“亮,見過吳候。”
諸葛允拱手作揖,顯得十分有規矩。
“先生來此,乃是為了我等合力抗曹而來吧?”
孫權也沒有廢話,上來就攤牌,這讓諸葛允非常喜歡。
“正是。”
“可是,我東吳兒郎,並不喜戰爭啊!況且,曹cao攜百萬之眾,我等如何退敵啊?”
孫權這話諸葛允實在是聽煩了,所以,諸葛允甩了個鍋。
“亮聽聞,孫策將軍離世之前,曾托付於吳候,外事不決問周瑜。如今公瑾在此,吳候,又何必問亮呢?”
打太極是後世官員的常用手段,諸葛允覺得,這個皮球,可以踢一腳。
“哈哈哈,先生果然機智無雙,既如此,公瑾,你意下如何?”
孫權大笑過後,也將眼神投向了周瑜。
“東吳祖業,世代相傳。十萬兒郎,可亡曹賊!”
短短十六個字,卻完全表達了周瑜主戰的態度。
而當諸葛允看到孫權臉上那凝重,但是卻非常堅定的表情時,諸葛允知道,自己,要見證一個大時代的開始了。
“先生請留步。”
諸葛允在想要回去的時候,被周瑜叫住了。
“不知,公瑾還有何見教?”
諸葛允知道在人家的地盤上,所以麵子是一定要給足了的。
“見教談不上,隻是,公瑾想做個東,請先生共飲一杯。共商抗曹大業!”
周瑜給諸葛允下了請帖,而諸葛允知道,自己是必須得去了。好在,還有魯肅陪同。
而且自己不過是剛剛到來,周瑜還生不起殺了自己的心思。
畢竟牛人,總要有自己的傲骨。
“既如此,亮便恭敬不如從命了。蹭大都督一杯酒,也是一樁美事啊!”
三人說完,哈哈大笑,約定好晚上一同飲宴。
諸葛允現在基本上是閑下來了。
躺在床上,享受著夜晚到來之前的安靜。
諸葛允的心裏很清楚,接下來,就是周瑜青史留名,大放異彩的時候了。
而曹cao,也會得到一個,血一樣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