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那個小月氏聯兵的消息,傳到了大月氏人的耳朵裏。
那個大月氏人的頭領,就率領了大量的手下,他們想和我們夾擊匈奴的老上單於。
老上單於知道那個大月氏的頭領出兵和我們西漢帝國,一起進攻他的牙帳,他非常憤怒。
同時,那個老上單於,和那個烏孫國的國王,一起練兵對付那個大月氏。
烏孫國,一直和那個匈奴友好,同時他們和那個大月氏有仇。
所以,那個老上單於一要求出兵,他們就馬上響應了。
秦及漢初,月氏勢力強大,與蒙古高原東部的東胡從兩方麵脅迫遊牧於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質子於月氏。秦末,匈奴質子自月氏逃回,殺父自立為冒頓單於,約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間舉兵攻月氏,月氏敗。可能從這時起,月氏便開始棄河西走廊而向西遷徙。
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月氏擊破敦煌附近另一個小遊牧部落烏孫,殺其王難兜靡,奪其地,難兜靡子獵驕靡初生,其部落逃到匈奴。公元前177~前176年間,匈奴冒頓單於遣右賢王大敗月氏。公元前174年,匈奴老上單於立,不久又大敗月氏,殺其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大多數部眾遂西遷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原居此地的塞種大部分被迫南遷到興都庫什山以南。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殘眾與祁連山間羌族混合,號稱小月氏,而西遷之月氏從此被稱為大月氏。至公元前139~前129年間,烏孫王獵驕靡長大,為其父報仇,遂率部眾西擊大月氏,奪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大月氏再次被迫南遷,過大宛,定居於阿姆河北岸。公元前1世紀初葉,大月氏又征服阿姆河以南的大夏。至公元初,五部歙侯中貴霜獨大,建立貴霜帝國。大月氏人的兩次遷徙對中亞地區的曆史影響至巨。它造成大夏的滅亡,促使塞種入侵印度北部,並引起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從而開辟絲綢之路。
公元前5~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勢力強大,為匈奴勁敵。
國內分為休密、雙靡、貴霜、胖頓、都密五部歙侯。
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月氏擊破敦煌附近另一個小遊牧部落烏孫,殺其王難兜靡,奪其地,難兜靡子獵驕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
公元前177~前176年間,匈奴冒頓單於遣右賢王大敗月氏。
公元前174年,匈奴老上單於立,不久又大敗月氏,殺其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大多數部眾遂西遷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原居此地的塞種大部分被迫南遷到興都庫什山以南。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殘眾與祁連山間羌族混合,號稱小月氏,而西遷之月氏從此被稱為大月氏。
至公元前139~前129年間,烏孫王獵驕靡長大,為其父報仇,遂率部眾西擊大月氏,奪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大月氏再次被迫南遷,過大宛,定居於阿姆河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