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山腳,位於上山通道前的最後一座小鎮。
數十年前,此地還是一片荒蕪,隨著神州戰亂蔓延,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不得不依附天下間強大的武林派門,以保性命,華山派作為天下武道中第一流的門派,自然也成了百姓們依附的目標,而且之後此地又出了神劍仙猿——穆人清這等名列十大高手的絕世強者,華山派的威名就更為流傳了,因此前來投靠的人也就更多了。
山上是華山派弟子修煉之所,自然不能留下閑雜人等,所以前來投靠依附的百姓為了生活,便在山腳下搭建村落,添置樓閣屋所,久而久之,此地就發展成了一個小鎮,因為此鎮位居華山山腳,受華山派威名庇護,普通的盜賊匪寇之流萬萬不敢前來冒犯,經過數十年的時光,此地是越來越欣榮,最先搬到此地的百姓,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產業,他們中最不濟的也是一間小鋪的掌櫃,而此中成就傑出著,此時的身價財產也堪堪稱得上“員外”兩字了。
落說到此鎮上最大的產業,那坐落在小鎮中心位置的英雄樓便是當之無愧的山下第一了,英雄樓的老板老幕本是西南來的難民,此人雖然自小目不識丁,但在經商一途上倒是頗有門道,這英雄樓是他在穆人清名列天下十大高手後,以最快速度建立的,當時他如此急促的動作讓鎮上的人都萬分不解。
英雄樓的原身本是一間非常簡陋的茶寮,老幕以小許價錢將此地盤了下來,之後有投入自己的一身家產,才蓋了一座隻有兩層樓麵的小客棧。
當他做完這一切後,當時的鎮上人都紛紛笑他異想天開,要知道當時的小鎮雖然自給自足有餘,但是來客卻不多,就是有些武林人士來訪,也都是上華山派拜訪的,華山派對江湖同道向來照顧周到,來訪者基本都會被華山派留宿,就是有一兩個來不及上山的,也不過是在山下找一戶人家投宿而已,而且這種例子非常少見,所以鎮上的百姓都認為老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誰知之後的情形卻大出他們意料之外,穆人清名列天下十大高手後,來華山的遊客一下子比平時多出了數十倍,這些人大多是慕名而來拜師學藝的,這樣一來華山派的客房就遠遠不夠了,而鎮上的百姓也沒有幾家能接納外人投宿的,這一切就造就了英雄樓蒸蒸日上的生意,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靠著英雄樓,老幕不但把本錢都收了回來,而且還賺了不少。
要知道,前來華山的雖然都是些一心求武的粗人,但這些人都是來拜師的,到了山腳下的人就算平日裏性格暴戾之徒,也都自主的收斂自己的脾氣,一來他們是有求於人,二來此地已經算是華山派的地界了,要是在此地鬧出些什麼事,那也就便是的與華山派結了梁子,這可不是他們承受的起的。
華山派的一番盛名卻是間接的成全了老幕,古語有雲:窮文富武!能讓孩子山上求武的都是些家境殷實之輩,而且又是在四周都是同樣求武之人的環境下,由於攀比心裏作祟,幾乎各個出手大方,一次給的賞錢往往抵得過五六天的住宿費了,這可讓當老板的老幕笑得合不攏嘴了。
受這些武林豪傑之助,英雄樓改建了又改建,拓寬了又拓寬,終於成了現在這座,六丈餘高,占地三百多平米的名副其實透出英雄豪氣的英雄樓。
雖然數十年過去了,英雄樓第一代的老板老幕已經過世了,此時這裏是由他的兒子繼承,不過繼承了老幕良好基因的兒子更是經營有方,不但英雄樓的生意越來越好,他還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將華山派現任掌門鮮於通的親戚也拉來入股,這樣一來,英雄樓的地位就更是牢不可破了。
旭日東升,普照大地!山腳小鎮的街上還數十年如一日的喧鬧,而屹立在鎮中心的英雄樓也是同樣,劃拳的、大聲爭辯武道的、探討江湖趣聞的,喧鬧聲絡繹不絕,帶給英雄樓無比的活力與生氣。
不過,此時英雄樓的大老板,老幕的兒子,卻心神不寧的在掌櫃台邊一刻不停的反複來回渡著步,從他雜亂的腳步可以看出此刻他心中的煩躁。
“老板!我看您老不用這麼緊張,令狐大俠與嶽小姐他們也不是頭一次來了,他們都是脾氣不錯的好人,不會故意為難您的。”英雄樓中的一名夥計獻媚的說道,此人眼角上斜,尖嘴猴腮,果然是一幅阿諛奉承的臉孔。
“去!你懂什麼?你知道之前上去的哪幾位是什麼人嗎?我告訴你,把神經給我繃的緊緊地,好好伺候著,要是惹的那幾位有什麼不高興了,看老子不活扒了你的皮!”掌櫃一臉惡狠狠的警號著,或許這裏的其他人對方才上去的幾位客人的身份不太清楚,但他可是早就被華山派的人招呼過了,此刻在樓上喧鬧的那個少年到底是何方神聖,他可是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