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是二月時分,凜冽的寒風不再,換來的卻是有些拂麵惹人醉的微微春風。
蕭問天一眾人等長途跋涉,曆經半個多月的顛簸,終於進入了荊州地界,他們將從荊州前往江東吳郡。
蕭問天眾人此時都是滿臉沉重之色,原本是江南水岸,天堂一般的存在,此時出現在他們眼中的卻是戈壁猶存的村落,道路兩旁的稻田之中,青苗不再,忙碌的農夫不再,滿臉笑容沿著田埂送茶的村婦不再,本因在田間與黃狗玩耍的稚童不再,有的隻是屍體,到處都是屍體,不作片屢的屍體。有大人的,也有老人小孩的,最多的,是老人,婦女與小孩!
原本的天堂,此時卻是變成了地獄!
蕭問天看著周圍屠滅無人,隻剩殘垣半壁的村落,心裏著實非常難受。
當他們六人嬉笑著想要好好見識一下人間天堂,南方荊州隻是,當他們踏入荊州的第一天起,就沒有在見過一個活著的百姓。
荊州也爆發了黃巾起義,就在一周前,一個叫做張曼城的太平道教中人,在荊州治所南陽郡起兵造反,開始時隻是太平道教的一方之人,大約萬餘。
很快,張曼城眾趁得南陽郡守褚貢小看了此次造反眾人的規模,出城野戰,結果其缺乏訓練的三千郡兵很快就被萬餘手持刀斧,農具的黃巾軍全部殲滅,褚貢也死於亂軍之中。
黃巾軍趁勢而下南陽郡,由於南陽為荊州治所,荊州向來富裕,因此南陽城中囤積了大量的兵器鎧甲,隻可惜褚貢手下郡兵常年懈怠,訓練不足,反而便宜了黃巾軍一眾。
張曼城在攻下南陽之後,就地打開糧倉,兵器庫,武裝黃巾軍。
糧倉發糧又吸引了周圍十餘萬的窮苦百姓前往投靠,這些百姓皆是南陽附近世家家族的佃戶,他們平日裏勞苦耕作,但到得收成之後卻隻擁有不倒兩成的糧食。自己尚難糊口養家,朝廷還要在地方收稅之後,再行向他們一眾抽稅,是以,這裏百姓生活相當困苦,待得百姓吃飽之後,張曼城從中選出精壯之士,發放兵器鎧甲,得三萬武裝精良之眾,同時在攜裹著十餘萬老弱婦孺,號稱百萬之眾。
南陽郡攻下不久,又有一太平道教眾趙宏者,在荊州上庸率領一幫亡命之徒殺了郡守,占了上庸,也學南陽之事,開倉吸引百姓,得二十餘萬之眾,武裝其中精壯後,得兩萬餘精銳,與南陽張曼城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席卷整個荊州!
朝廷此時還在集結大軍北上圍剿冀州黃巾主力,荊州此時隻有刺史徐璆,南陽郡新任郡守秦頡二人率領一眾郡兵分守在襄陽,江夏及江陵,郡兵此時還有兩萬餘眾,可以說是岌岌可危之勢。
徐璆,與秦頡二人現在意見有些相左。
徐璆因為是荊州刺史,在他的治地上發生了如此大的叛亂,還接連丟掉了南陽,上庸,魏興,新城等郡。這件暴亂極大地影響了徐璆的前途,但同時又是極大地機會放在他的眼前,如果徐璆能夠在朝廷的援軍到來之前消滅賊眾,那他必然會在一幫平叛朝臣之中嶄露頭角,將來的官運相比會是一路恒通。
秦頡則是吸取了褚貢的教訓,認為此時賊兵勢大,不宜與之硬碰,而應堅壁清野,固守待援。江陵城大,內有百姓數十萬之眾,即使郡兵人少,等黃巾軍來攻之時可以發動百姓協助防守,想來黃巾軍雖是人多,但無有識之士統領,不會建造攻城利器,況且他們人多,每天消耗的糧食更是海計,隻要等得一段時間,待得援兵至以,可以來個裏外夾攻之勢,一舉破敵,一戰定勝負!
隻是徐璆身為荊州刺史,有權統轄治下一切事物,因此秦頡也是無能為力,隻能竭力輔佐刺史,以減少損失。
江陵城內,刺史府。
“刺史大人,下官還是認為此時應該堅壁清野,固守待援,即使要主動出擊,也應等待時機。現在賊兵勢大,氣勢正盛,我方郡兵人少,實在不宜出城野戰啊!”南陽郡守秦頡對著上塌的徐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