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興輝從葉繼風實驗室拿到很多樹苗,這些還在培養皿裏的稚嫩生命,或許就是地球上的希望,那些焦灼的土地有了這些綠色,就會慢慢把大地變得生機勃勃。
他看了葉繼風整理出來的藥方不僅有燒傷病人的,還有很多養正複本的配方,這些應該是預防傳染病的,還有針對感冒發燒,拉肚子等等小毛病的配方。
難得的是他還把需要的藥材畫了出來,拿著這些圖案到山裏慢慢找,就能把這些常規藥材找到。
這些圖片幫了鄒興輝很大的忙,山區被炸毀的地方少,而這些地方的植被相對豐富,如果把這些圖片複印後分發給各個地區,讓他們照著這些圖片尋找藥材,應該會有很好的效果。
中藥的藥材都講究產地,現在的情況也顧不了太多,不管效果怎樣,試試總是沒有壞處,說不定就好了呢?
鄒興輝把圖片傳到各個區域,等著各地區反饋消息。
鄒興輝等了幾天,心中實在焦急,不顧郝剛的反對,決定到各個區看看。
他定的行程從華夏開始,一大早他帶著郝剛上了飛機。
來到第一個安置區,鄒興輝和郝剛穿著防護服下了飛機。
進入他們眼簾的情況實在讓人心酸。
用廢墟裏撿回來的破爛搭建的臨時住房,四周都漏著風,還好現在不是冬季,還可以將就,如果不加快速度建設,到了冬季這些老百姓就要吃苦了。
他倆走在這片又髒又亂的安置區,有時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為什麼這麼髒亂,這樣的環境傳染病怎能控製?”鄒興輝很生氣的說道。
跟在他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道:“這些棚子很多都是自建的,沒有規劃,也沒有下水道,所有的生活汙水都隨意倒,我們也沒辦法製止,勸說也沒用。”
“想過怎樣解決嗎?”
“我們人手少,每天有很多事物,忙不過來。”
“你們每天的工作都是什麼?”
“挨家挨戶檢查,發現發熱的人馬上送到隔離區。”
“現在每天情況怎樣?”
“這個安置區總的安置了五千人,現在每天會有十個人左右送到隔離區。”
“也就是說這裏的人用不了多久都會送進隔離區,有沒有想過工作有很多辦法?”
“對不起!我們做得不夠好。”
“工作需要用大腦,不是每天應付就行。”
“是!我們一定改進。”
“把健康的人動員起來,讓他們加入建設隊伍,這裏是他們的家園,每個人都有責任付出,不能總等著政府解決一切困難,先安排大家修建衛生設施,一部分人進老城區撿一點能用的東西回來,盡量把房子修正規一點,冬天到了才不受罪,等到冬天,這樣的房子能禦寒嗎?”
“是,明天我安排。”
他們邊說邊走著,這時聽到一間房裏傳出吵鬧聲。
鄒興輝帶著人往吵鬧的地方去,看到一間屋子門口圍了很多人。
鄒興輝走進去一看,原來幾個工作人員正在勸說一個孕婦離開這裏,因為她有發熱的症狀。
孕婦站在那裏哭罵著:“去了那裏還能活嗎?我的孩子隻差一個月就生了,你們忍心看著孩子就這麼死了?我死沒關係,讓我的孩子生下來。”